央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A股市值1.68萬億元,距離同期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僅差2621億元。有市場人士認為,外資持有A股的市值或很快超過公募基金,但隨著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長線資金入場,內資機構的整體定價影響力也在提高。此外,雖然近日北上資金連續凈流出,但長期看,外資增配A股的趨勢不變。
外資局部影響力巨大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達19459.96億元。央行網站顯示,外資持股市值16838.88億元,二者僅差2621.08億元。此前,外資持股市值與公募基金持股市值相差最多時達12376.85億元。若2019年公募股票方向基金規模未有顯著增長,預計2019年外資持股市值將接近公募基金。不過,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4月北上資金凈流出69.85億元;截至5月9日,5月北上資金已凈流出158.89億元,加之4月以來市場波動,公募和外資持股市值也隨之發生變化。
隨著外資持有A股市值逼近公募,外資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力量,其對A股的話語權也將隨之增加。若外資持有A股市值超過公募基金,會對A股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市場人士認為,歷史數據顯示,外資對市場的短期走勢沒有顯著影響,但對部分個股板塊及A股的長期走勢影響或顯著增加。
以北向資金為例,其持股量占不少個股的流通股比例很高。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北向資金對73只個股的持股數量占流通股比例超過10%。其中,對上海機場、方正證券的持股比例分別達到36.29%和34.22%,對蘇泊爾、中國國旅、海康威視的持股比例也都超過25%,對貴州茅臺的持股比例為24.83%。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與國內機構相比,外資持股的偏好極其固定,籌碼的分布也十分集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抱團”的現象愈加明顯。這些特點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佐證,一是外資持股的前六大行業占其投資市值的比重超過七成,而國內機構則在五成左右;二是外資重倉行業的分布較為穩定,對于消費、金融、醫藥有明顯偏好;三是外資主要布局的是其重倉行業的龍頭公司,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外資的成交占比在不斷上升,這也意味著外資對于其重倉股票的定價權越來越強勢。
內資定價權仍在
外資話語權的提升是否將導致A股部分定價權旁落?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看法并不全面。
北京某私募研究員表示,內資機構和外資機構在企業價值判斷上并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但相對而言,外資對產品的業績考核周期較長,因此持股時間較長,換手率會低一些。內資機構在較短的業績考核周期下,會更加偏向對公司基本面情況的“追漲殺跌”,因此換手率也會更高一些。從這一角度看,外資更加偏向一個長期定價,內資更加偏向中期定價。此外,隨著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長線資金入場,內資機構的長期定價影響力也在提高。
北京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認為,外資機構和內資機構一樣多元,投資理念不可一概而論,因此不可簡單地認為外資占據定價主導權。例如,外資中也有做多空策略的,并不都是長期的價值投資。內資機構也一樣,公募、私募、社保、保險等不同機構的目標收益不同,投資策略也有差異。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外資影響力的提高,A股會表現出更多的國際化特征。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隨著A股市場的外資和機構投資者占比不斷上升,散戶占比將逐漸下降,而更為理性的機構投資者占據更大市場比例,使市場表現趨于穩定并呈現全球化趨勢。隨著MSCI以更高比例納入A股,外資投資規模、機構資金占比將不斷提升,為行業龍頭帶來估值溢價,這將是MSCI提高A股納入因子對投資者目前最大的影響。從目前QFII和滬深港通合計持股市值最大的30只個股來看,這些個股的估值標準將可能隨著外資流入增多而發生變化,漸漸趨近全球估值水平。
短期流出不改增配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北上資金一改過去持續的凈流入狀態,開始凈流出。數據顯示,本周前4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凈流出174.1億元。從月度數據來看,4月北上資金呈現凈流出,這是自2018年10月以來,北上資金首度出現凈流出。境內外機構人士認為,基于基本面、估值、我國的對外開放等政策,外資長期流入的趨勢不會改變。
此外,在北上資金凈流出的同時,近期仍有不少個股被逆勢增持。具體看,若以本周前3個交易日的成交均價計算,用友網絡、大華股份、五糧液、濰柴動力、中興通訊、溫氏股份的在本周前3個交易日增持金額超過2億元,被逆勢增持超過1億元的個股達23只。
前述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近期北上資金的凈流出主要緣于外圍市場的下跌,一些配置型資金進行了系統化減持,因此出現凈流出。事實上,在2018年的單邊下跌行情中,北上資金整體的逆勢增持趨勢十分明顯。目前A股的點位并不高,近期的下挫更是提高了A股的配置吸引力。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