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美國運通與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資企業——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通公司”)宣布在中國境內正式開始商業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境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連通公司正式揭牌,標志著外資進入我國清算領域一事正式落地,將影響我國現有支付清算格局,也是我國清算支付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引進來’舉措能夠吸收來自外部的獨特技術與先進經驗,激發我國清算支付市場的活力。”
已攜手國內16家銀行等機構
早在2015年4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2016年正式出臺《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中,為清算業務的開放已經提供了制度基礎。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后,外資清算機構和支付機構的準入近兩年明顯加快,并且開始真正落地。
時間推至2020年6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向連通公司正式核發了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其銀行卡清算網絡能處理美國運通品牌卡在中國境內線上線下的支付交易,并能支持在國內主流移動支付平臺綁卡交易。
據連通公司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從本月稍早開始,連通公司已開始攜手包括國內16家主流銀行、3大移動支付頭部平臺和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內的首批合作伙伴分批穩步有序地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
蘇筱芮坦言,“連通公司的入局是供給端增加的一種表現,對于銀行、支付機構而言,可供選擇的清算機構更多,既有利于擴大選擇,也有利于市場化競爭,增強對銀行、支付機構的服務能力,帶來更為便捷、優質的支付清算服務。”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連通公司的開業,標志著中國銀行卡清算業務的開放正式落地,市場化發展將更進一步。”
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偉德對記者表示:“未來將致力于依托連連集團和美國運通的優勢,以我們在產品管理、客戶管理、風險及信息管理領域三大‘人無我有’的獨到能力來為我們的發卡和收單合作伙伴們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價值。”
已推出近20款全新美國運通品牌人民幣信用卡
據連通公司方面提供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多家銀行率先推出了近二十款全新的美國運通品牌人民幣信用卡,未來還將有更多銀行加入發卡行列。
據悉,全新的美國運通品牌人民幣信用卡不僅能在境內外接受美國運通卡的線上線下商戶使用,也能在國內主流的移動支付平臺綁卡支付,并且所有境內外消費均以人民幣結算和入賬,持卡會員每月只需直接還人民幣即可,真正實現了一卡境內外輕松支付。同時,連通公司也已攜手合作伙伴們開始穩步擴大美國運通品牌卡在中國境內的受理商戶版圖。
據了解,在銀行現已發行的美國運通品牌人民幣信用卡產品中,就有不少是首次引入中國市場。除了面向消費者的信用卡產品外,也有針對企業客戶的信用卡產品,如美國運通品牌小微企業卡,旨在攜手合作伙伴一起滿足小微企業主的需求等。
在談及連通公司優勢的時候,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偉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在內媒體群訪時表示:“監管對我們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希望連通能帶來一些差異化的經驗到國內。我們也有較為獨特的優勢,一個是產品管理和高端服務,用戶持卡在國內或是國外都都能享受到服務和體驗。二是協助小微企業;三是風險管理;四是海外權益。”同時,連通公司會跟眾多國際品牌合作,把權益帶給到中國的主流銀行,“銀行機構與連通公司合作發卡時,能讓持卡人享有國際化的權益,這也是我們比較獨特的優勢。”
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闡述認為:“根據央行最新數據,截至一季度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49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3張,人均相比國外成熟市場依然有差距,并且出現增長放緩的跡象。這一方面可能源于產品本身的同質化,另一方面也與花唄等網絡借貸類產品的替代有關。連通公司等具有豐富經驗和產品體系的卡組織進入,無疑將豐富國內信用卡產品類型,進一步推動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銀聯、連通公司以及接下來的萬事網聯等銀行卡清算機構落地,都將依據各自的優勢展開競爭,產品和服務更加多元,銀行、支付機構以及消費者將有更多的選擇權,有利于優化我國清算市場的效率和格局。”
(編輯 張偉)
10:58 | 6天6板,002190,“一字板”漲停! |
10:12 | 華夏銀行昆明分行與國鐵昆明局共筑... |
09:09 | 明略科技副總裁譚北平:深耕超圖多... |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