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7月14日消息,周一A股三大股指早盤走勢分化,滬指高開高走后窄幅震蕩,深成指及創業板指高開低走震蕩下行,截止午盤,滬指漲0.43%報3525.4點,深成指跌0.23%報10671.48點,創業板指跌0.74%報2190.82點,科創50指數跌0.07%報993.74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9722.79億元,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上漲和下跌家數基本相當。
盤面上,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漲,中大力德漲停。電力、電網股再度走強,京運通等漲停。鋰礦股表現活躍,融捷股份漲停。下跌方面,大金融股集體調整,南華期貨跌停。板塊方面,人形機器人、鋰礦、電網設備、電力等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游戲、數據要素、房地產等板塊跌幅居前。
熱門板塊
電力板塊走高
電力股集體走高,豫能控股2連板,廊坊發展、京運通、晉控電力、建投能源等多股漲停。
點評:消息面上,近期,隨著長江中下游地區“出梅”,全國大范圍內遭遇高溫侵襲,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飆升至14.65億千瓦,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近1.5億千瓦。湘財證券認為,在持續高溫影響下,短期電網負荷將維持高位,推動電力供需格局改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加速推進下,持續看好電力資產價值重估。
有色金屬概念強勢
貴金屬等有色金屬概念強勢,湖南白銀2連板,中金黃金、盛達資源、白銀有色、紫金礦業等跟漲。
點評:消息面上,上周五黃金、鉑金、白銀集體大漲,其中現貨白銀創14年新高,現貨白銀站上38美元/盎司,創2011年以來新高。此外,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喜,包括北方稀土、華友鈷業等在內的9家公司業績全部預喜。
鋰礦板塊拉升
鋰礦股震蕩拉升,永杉鋰業、融捷股份漲停,天華新能、天齊鋰業、盛新鋰能、贛鋒鋰業等跟漲。
點評:消息面上,廣期所碳酸鋰主力合約日內一度漲超5%。中信證券認為,鋰價在2025年第一季度跌勢放緩帶動海外鋰礦價格小幅回暖以及鹽湖企業經營改善,供應端出清緩慢。二季度以來隨著鋰價跌至6萬元/噸,行業虧損面顯著擴大,礦山減產和價格止跌反彈預期升溫。建議關注在鋰價觸底反彈過程中可能受益的低成本標的。
可控核聚變概念活躍
可控核聚變概念活躍,中核科技漲停,常輔股份、科泰電源、中廣核技、哈焊華通、中國核建等漲幅靠前。
點評:消息面上,近日,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成功生產下線“第一桶鈾”,標志著我國天然鈾生產取得突破,將有力保障我國能源資源安全的自主可控。中金公司表示,核電作為重要基荷能源,正重新回歸全球各國視野,核能產業即將進入投資價值重估的戰略復興階段。
機構觀點
申萬宏源:市場已演繹出“牛市氛圍”
申萬宏源指出,短期市場已演繹出“牛市氛圍”,上證指數突破本身直接推升風險偏好,短期賺錢效應全面擴散。四季度開始牛市的必要條件會加速積累,但三季度牛市可能不會一蹴而就,賺錢效應擴散至高位后,市場反復可能增加。三季度算力鏈進一步機會可能來自于中美談判成果顯現,互聯網平臺資本開支改善。“反內卷”行情短期彈性更大的是周期品。而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中游制造才是重點。維持戰略看好港股的判斷,三季度繼續看好新消費和創新藥龍頭。
招商證券:沿著半年報超預期方向進攻勝率較高
招商證券指出,近期A股市場持續創下年內新高,隨著業績期到來,沿著半年報超預期的方向進攻是勝率較高的選擇。整體來看,A股半年報業績向好率高于去年同期,雖然整體盈利改善幅度或有限,但結構性方向仍然值得布局,建議關注高景氣TMT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游制造、內需領域和其他業績預喜板塊。關于“反內卷”,后續需要關注分行業化解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出臺。
天風證券:7月應以穩應變,謹防過熱
天風證券指出,7月應以穩應變,謹防過熱。根據經濟復蘇與市場流動性,可以把投資主線降維為三個方向:1)DeepSeek突破與開源引領的科技AI+;2)消費股的估值修復和消費分層逐步復蘇;3)低估紅利繼續崛起。紅利回撤常在有強勢產業趨勢出現的時候,因此低估紅利的高度取決于AI產業趨勢的進展,而AI產業趨勢的進展又取決于AI應用端和消費端的突破。消費板塊投資的核心因子是估值,在當前消費板塊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復蘇周期抬頭,以宏觀敘事而對消費過分悲觀反而是一種風險。
19:08 | 7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晨... |
18:36 | 中國聯通攜手合作伙伴共建數字消費... |
18:36 | 打造強服務品牌平臺 海南華鐵發布... |
18:35 | 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聯通云... |
18:14 | 用“魔法”打敗“魔法” 度小滿AI... |
18:13 | ?京東“快遞員+全職外賣騎手”親... |
17:53 | 楊國福談中餐“出海” 品牌力、供... |
17:50 | 6月份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 |
17:50 | 山高環能定增獲大股東全額認購 餐... |
16:22 | 甘肅省靜寧縣2025年蘋果“保險+期... |
15:54 | 大運河畔造AI新浪潮 2025新青年創... |
11:40 | 第九屆AI&FOF投資創新發展論壇落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