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國家衛健委網站3月15日發布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組織專家對國內專利即將到期尚未提出注冊申請及臨床供應短缺(競爭不充分)的藥品進行遴選論證,制定了《第二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根據公告,第二批鼓勵仿制藥品共17種。
鼓勵仿制藥品目錄的公布也將再度縮短仿制藥審批周期。華夏幸福研究院醫療研究員王瑞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藥物審批時間周期較長,往往需要數年時間,2015年以后,這一速度大大加快,尤其是2017年新藥審批改革后,新藥臨床試驗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到一年以內,激發了藥企的研發積極性。
鼎臣醫療咨詢總經理史立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但中國的仿制藥不僅貴而且技術水平不高,一方面是過去的醫療體制和市場固化,另一方面是企業重市場輕研發。
史立臣說:“集采常態化就是逼迫企業走出過去的舒適區,在全國的藥品價格競爭趨勢下薄利多銷。而從政策層面鼓勵企業加大市場需求的藥品研發,會在臨床試驗、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優先審評審批等方面予以支持,可以進一步讓藥企從市場驅動向研發驅動轉型。”
如第二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中的阿福特羅,是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2020年在美國銷售額約2.75億美元,原研廠家為美國藥企Sunovion。該藥的專利將于2021年到期,幾家仿制藥制造商已獲得FDA的初步批準,目前原研藥尚未在國內獲批,正大天晴于2019年首家申報仿制藥上市,一些藥企也處于臨床階段。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醫改加速后,醫藥板塊中擁有定價權和在知識產權保護期的研發性藥企不會受太大影響。對于研發型藥企,可以關注研發的產品線以及藥品的市場潛在規模。而制造型藥企由于市場競爭加劇,規模是唯一出路,行業會出現大規模并購重組。
龔濤說:“集中采購最終會讓中標的企業做大做強,成為這一領域的巨頭,而政策端鼓勵研發,也讓藥企積極探索新的藥品市場,加速行業的產品換代。未來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在抗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血液制品以及高技術壁壘的醫藥中間體等,既有市場規模又有研發實力的藥企才能得到市場的關注。”
(編輯 孫倩)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