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大模型無疑是今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其也在加速實現落地應用和商業化運營。2023年昇騰人工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于7月6日舉行,昇騰AI“大模型超級工廠”等引發關注。
據了解,目前行業形成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匯納科技、格靈深瞳、拓維信息等多家上市公司入局昇騰AI生態,同時在應用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會上表示,昇騰AI孵化和適配了30多個大模型,目前國內有一半左右的大模型的創新都是由昇騰AI來支持的。
“昇騰AI‘大模型超級工廠’是華為在人工智能基礎模型領域的重要突破,該工廠能夠高效地生產大規模的AI模型,為人工智能持續落地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的形成和大模型在昇騰等平臺的落地進展,將為人工智能應用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再次突破。”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部長王連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昇騰AI孵化和適配30多個大模型
一位接近華為人士透露,目前華為在多模態人工智能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探索,包括語音、圖像、視頻等多種模態的融合應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據悉,目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華為基于昇騰AI開發了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三模態模型“紫東太初”。此外,業內機構及企業基于昇騰AI原生孵化了業界首個兩千億參數的中文NLP大模型鵬程·盤古、華為云盤古系列在內的20多個國產大模型。同時,昇騰AI也已適配支持了ChatGLM、LLaMA、GPT-3、BLOOM等數十個業界主流開源開放的大模型。
而“大模型超級工廠”即為一套完整的大模型訓推一體化解決方案,增強算力供給,從硬件到軟件全流程賦能大模型開發。其可以解決大模型研發周期長、部署門檻高、業務安全性等行業痛點,讓大模型更好地在各行業中發揮產業價值。
券商研報指出,預訓練大模型正加速商業化落地。以政府為主導的城市智能計算中心AI算力卡國產化進度較快,其中以城市數量計,華為昇騰國內市場份額約79%,是華為落地全面AI戰略的重要支撐。目前各地均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大模型,著力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加強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礎數據供給。
胡厚崑表示,大模型的持續創新,驅動了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長。華為圍繞根技術突破,打造昇騰AI基礎的軟硬件平臺,持續加強開源開放,共建生態。同時,以昇騰AI算力為基礎,華為也能提供全流程的大模型使能平臺,讓大模型容易開發、容易調試、容易部署,支持產業伙伴基于昇騰AI的大模型創新。
“頭部企業聯合研發大模型,推動應用普及還需要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并與生產服務業結合,才可以真正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而超級工廠等輔助性解決方案則可降低算力耗能、增強供給,有助于提升大模型驗證和訓練準確性,進一步優化大模型,并推動其與更多場景精準匹配和融合。”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通過建立聯合體推動產業化
目前,行業逐步形成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或者正在入局昇騰AI生態,其中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匯納科技是華為智能計算生態聯盟的首批成員。公司表示,基于華為昇騰系列AI處理器的產品和方案目前處在研發環節。格靈深瞳推出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打造的聯合解決方案,與華為共建人工智能生態。
胡厚崑表示,昇騰AI的全球開發者現已超過180萬(人)。同時,昇騰AI已發展30多家硬件伙伴、1200多家ISV,推出了超過2500個行業解決方案。華為將積極參與工信部大模型產業應用工作組,推動各個基于大模型的產業聯合體的成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
據悉,在大模型產業化方面,華為已發起了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合體、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智能流體力學產業聯合體等,從而以聯合體的模式把科研院所、產業廠商等結合起來,更好地讓大模型產業形成正向的閉環回路。
“形成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的意義在于,通過整合不同領域的技術和資源,實現多模態數據的有效融合和應用。多模態人工智能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處理豐富的信息,提供更智能、更個性化的服務和解決方案。聯合體的形成可以促進產業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的拓展,加速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王連升表示。
(編輯 孫倩)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