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賀王娟)1月15日下午,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25新聞發布會暨CNESADataLink 2024年度儲能數據發布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海生,對2024年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對2025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據陳海生介紹,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以下簡稱“CNESA”)預測,2025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預計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間,平均為45吉瓦。保守場景下,2025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將達到116.3GW,理想場景下將達到131.3GW。
同時新型儲能產業將呈現多方面的變化,從儲能價值看,規?;{節與保供價值將不斷提升;從參與電力市場看,隨著市場銜接機制不斷完善,可參與市場服務向“一體多用、分時復用”模式演變;此外進入2025年行業洗牌將加劇,技術革新推動行業從“卷價格”向“卷價值”轉變。
而據CNESA統計,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78.3吉瓦/184.2吉瓦時,同比增長126.5%/147.5%;新增新型儲能投運項目數量達1584個達43.7吉瓦。中標價格方面,2024年儲能系統中標均價下降幅度趨緩,2小時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全年中標均價628.07元/千瓦時,同比下降43%。EPC全年中標均價波動式下降,全年中標均價1181.28元/千瓦時,同比下降27.3%。
從儲能出海看,2024年中國儲能企業簽約海外儲能大單規模超150吉瓦時。主要市場來自美洲、歐洲、澳洲、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出海企業中以電池類企業和光儲類企業居多,占比超87%。
陳海生表示,從獨立/共享儲能商業模式看,容量租賃仍面臨出租率低、租賃價格下降、出租周期縮短等問題,部分省份開始探索儲能容量租賃新方案;其次,容量補償機制不足,與其他靈活性資源“同質同價”的容量補償機制仍然缺失;輔助服務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多地下調調峰補償價格,調頻市場也面臨諸多限制;現貨價差普遍較小,現貨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機制難以體現儲能價值,應加快探索負電價機制、5分鐘結算機制、現貨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耦合出清機制等;未來新能源加儲能聯合參與市場將成為商業模式的主思路。
(編輯 張偉)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