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7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穩定增加汽車消費有關工作情況。
6方面12條措施穩定增加汽車消費
汽車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是穩增長、促消費的重要領域。2021年汽車類商品零售額達4.4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9%,是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撐。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今年4月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汽車消費市場下行壓力加大。為穩定增加汽車消費,商務部等17部門發布《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研究出臺了6方面、12條政策措施。
據盛秋平介紹,《若干措施》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突出建設全國統一汽車大市場。二是突出優化汽車使用環境。三是突出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四是突出促進汽車全鏈條全領域消費。
盛秋平表示,《若干措施》的出臺,一是對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穩定增加汽車消費相關政策措施的細化落實。二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存在地方保護、車輛充電不夠便利,二手車市場“小散弱”、交易登記有待優化等問題,提出更多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有力舉措,力求通過政策靠前發力、適當加力,進一步促進汽車市場潛力釋放。
“我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各項政策措施發力見效,汽車消費將持續回穩復蘇,下半年汽車消費有望實現較快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盛秋平說。
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
《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郭守剛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為促進汽車消費、穩定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持續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標準,提升動力電池熱失控報警、安全防護、低溫適應等性能水平,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安心使用。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駕乘體驗,催生更多購買需求。
二是積極營造良好使用環境。加強行業運行監測研判,做好汽車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落實國務院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有含金量的促消費政策。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開展好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統一結算。
對于各方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設備便利性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張雁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將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作為惠民生、促消費、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持續推進,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一是明確標準。二是制定計劃。三是分類推進。下一步,將指導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工作,持續推進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充電設施。
嚴格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若干措施》在活躍二手車市場方面有哪些政策舉措?盛秋平表示,一是全面取消限遷政策,促進自由流通。《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區嚴格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的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方便群眾異地買賣二手車。二是優化交易登記管理,促進高效流通。《若干措施》明確,將企業經銷的二手車像新車一樣按照“庫存商品”進行會計核算,在機動車轉讓登記時進行單獨簽注,并核發臨時行駛車輛號牌,極大優化了交易登記流程;對汽車限購城市,明確汽車銷售企業購入并用于銷售的二手車不占用號牌指標,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便利二手車交易流通。三是支持開展經銷業務,促進規模發展。
持續組織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郭守剛介紹,為了更好服務農村居民的綠色出行,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發展戰略,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能源局于2020年起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2020年和2021年的下鄉車型累計銷售142.6萬輛,同比增速明顯高于行業整體水平。今年的下鄉活動已經于5月份啟動,首站活動6月17日在江蘇昆山舉辦。
郭守剛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按照《若干措施》要求,豐富形式、創新思路,持續組織開展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一是豐富活動形式。組織更多的整車企業參與到下鄉活動中來,豐富產品供給類型,組織企業利用網絡購物節、云端車展、直播賣車等新模式加大宣傳力度。二是加強特色服務。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滿足鄉村場景和農民需求的車型,積極布局縣鄉銷售網點及售后服務站,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銷售和服務保障工作。三是提升產品質量。在質量安全、低溫適應等方面提出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樹立產品形象,讓消費者選的開心、買的放心、用的安心。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