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一同出席介紹《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下稱《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稱,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變老,老年人的當下需求,將是年輕人的未來需要。
(圖為發布會現場;攝影:杜雨萌)
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制度政策銜接配套
我國有近三億老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看來,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業,孕育著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
為此,《意見》結合供給端的發展基礎,依據老齡群體和備老人群的需求特征,從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康復輔助器具,到抗衰老、養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質服務,再到全社會適老化改造,重點謀劃了七大潛力產業。
劉明以拓展旅游服務業態舉例稱,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老齡化步伐加快,旅游不再是年輕人專屬,“銀發一族”也有“詩和遠方”,體現在旅游服務需求中老年人占比大幅增加,旅游服務供給中特色適老服務大幅提升,旅游市場規模中銀發旅游占比大幅提高。
劉明稱,推動銀發經濟發展,要堅持統籌協同原則,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兼顧老年期需求和全生命周期準備,統籌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多元業態深度融合,加強制度政策銜接配套,整體推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發展社區食堂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負責人朱光耀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立足職能,積極促進銀發經濟發展,更好滿足銀發群體的消費需求,增進老年人福祉。重點將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優化銀發消費發展環境。深入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鼓勵試點地區社區開展商業設施適老化改造,發展社區食堂,擴大老年助餐服務,鼓勵家政、護理人員進社區,提高便民服務“溫度”。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促進銀發經濟發展。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等對外開放載體,加強銀發經濟跨區域、國際性合作。
三是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強化發展支撐。實施家政興農行動,從供給端入手,鼓勵引導家政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居家老年人的照護服務。
民政部:打擊涉老詐騙行為
《意見》對養老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永新稱,民政部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包括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完善養老照護服務,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等。二是培育養老服務新業態。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推進適老化改造,發展養老金融等。如制定完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發展政策措施,拓寬養老服務機構融資渠道,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三是強化養老服務要素保障。如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打擊涉老詐騙行為、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全面壓降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等詐騙風險。
李永新同時稱,下一步,民政部將持續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間建成500個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的目標。
工信部:千方百計提品質、優服務
近年來,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促進了我國老年用品產業的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稱,據統計,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萬億元,產品種類和數量也具備了一定規模。
何亞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針對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等不同的場景需求,鼓勵和引導生產企業開發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質化、品牌化、實用化的老年用品。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提品質、優服務。
具體來說,一是拓展渠道。培育老年用品的展會、博覽會,讓更多老年人能夠找到質優的老年用品,開展孝老愛老消費活動,每年優選推出上億件覆蓋不同場景、不同消費需求的老年人用品。據統計,2023年居家適老產品的銷售同比都增長兩倍,應該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二是強化標準引領。建立健全老年用品標準體系。優先在家電、家具、制鞋等領域發布《適用于老年人的家用電器通用技術要求》《老年公寓家具通用技術要求》《老人鞋》等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從產品質量規范上對企業提出要求。三是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服務的溫度和愛心,引導企業針對老年人不同場景、高品質的需求,提供優質適用的服務。
(編輯 閆立良)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