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豪悅
5月20日,武漢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斗魚”)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斗魚總收入達到9.47億元,毛利潤和毛利率均實現同比增長。與此同時,運營虧損同比收窄84.3%至2610萬元,調整后凈虧損同比收窄75.6%至2090萬元,業績向好態勢明顯。
談及公司第一季度的正向表現,斗魚聯席CEO任思敏認為,這得益于公司專注于增強收入多元化能力和提升效率。
“游戲直播用戶規模已經趨于飽和,在此基礎上,傳統游戲直播平臺都開始調轉船頭尋找新的增長曲線。斗魚2024年的業務調整非常成功,2025年第一季度對直播這一主要業務的依賴在進一步降低,這些改變都有利于公司未來在差異化競爭路上實現突圍。”一位文娛領域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創新業務穩健發展
財報顯示,斗魚2025年第一季度直播業務收入5.65億元,占總收入的60%;公司目前大力推動的第二曲線“創新業務、廣告及其他收入”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達到3.83億元,同比增長了60.2%,收入占比由2024年同期的24%提升到40%。
創新業務、廣告及其他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斗魚游戲會員服務和語音社交業務收入增加。
具體來看,斗魚通過與主流游戲廠商合作,不斷更新營銷活動玩法,提供斗魚特色的道具售賣服務,為核心游戲用戶提供了沉浸式的游戲消費體驗,提升了用戶購買意愿。例如,春節期間,斗魚開啟英雄聯盟蛇年限定福利專場,頭部主播下場帶貨,配套相應的游戲趣味賽事,充分利用了斗魚主播、賽事資源優化廠商合作模式。
而游戲道具的售賣在運營得當的情況下,會帶動玩家互動,提升日活。例如,1月份,斗魚聯合《和平精英》開啟和平小店,和平小店將游戲道具帶貨轉化為玩家互動,更好滿足玩家消費需求的同時提升了活動參與感。此外,斗魚利用平臺PGC節目為載體探索道具售賣,《斗魚和平精英冒險之旅》邀請跨分區主播前往長白山開展“戶外娛樂+游戲直播”,分區新增觀看UV(獨立訪客)達到非活動日的兩倍。
除了游戲道具售賣之外,斗魚在第一季度推出的獨立語音社交服務,也有效提升了用戶的參與度和付費轉化。一季度,該業務收入達2.9億元,平均月度活躍用戶為49.84萬,月度平均付費用戶為8.29萬。
創新業務的穩健發展,為平臺提供了多元化營收增長的新動力。上述分析師認為,多元化幫助斗魚擺脫收入結構單一的風險,增強抗周期能力。與此同時,與游戲廠商的深度綁定,一方面能夠增加用戶的沉浸式消費體驗,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平臺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
成本縮減成效顯著
第一季度,斗魚毛利潤和毛利率增長亮眼。其中,毛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62.6%;毛利率達到12%,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5.9%;
得益于斗魚優化版權采購策略和主播薪酬體系的運營策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夏至良時咨詢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楊懷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游戲直播平臺長期依賴高價主播簽約與賽事版權采購,導致內容成本較高。
對此,斗魚更加注重內部主播的培養和生態培育,實現主播成本的有效控制。并持續推進針對主播薪酬體系的調整,探索跨平臺深度合作模式,以充分釋放主播的流量價值與商業潛力。
賽事方面,斗魚采用“精選+自制”的模式控制成本。
此前,斗魚副總裁曹昊表示,2025年,斗魚將專注于獲取具有更高ROI潛力的官方賽事版權。例如,《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等,并與版權持有者爭取更有利的定價,優化版權成本。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斗魚轉播官方大型賽事活動近40場,包括王者榮耀KPL春季賽、穿越火線CFPL春季賽、無畏契約曼谷大師賽、CS2Blast春季賽和里斯本公開賽等官方大型賽事。
自制電競賽事20余場,重點包括Dota2的主播冠名和品牌合作賽事,英雄聯盟時光杯S2及結合游戲會員活動和官方賽事冠名推出的和平精英PGC節目。其中,英雄聯盟時光杯S2帶動觀賽時長增長134%,日均賽事回流實現了255%的大幅提升,這種流量也會進一步反哺平臺的游戲道具銷售和會員服務。
任思敏表示:“斗魚逐步啟動傳統業務成本結構的優化進程,動態調配主播資源,平衡內容供給。在此過程中平臺流量和收入規模將會受到內容調整的波動,這些措施是提升公司運營效率的必要措施,長期來看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