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火爆讓各路資本瞄準這一蛋糕試圖分一杯羹,外資專業凈化品牌、國內外綜合家電巨頭,乃至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涌入市場。
“那個酸臭味簡直了,之前六月份公司搬家,特地買的除甲醛版的產品,而且是24小時全天開機,根本不停,用不到一個月,就有一股非常明顯的酸臭味,每個到我辦公室的人都會問我是不是有吃的東西壞了,我.....后來找了客服給我免費換了一個濾芯,半個月又有酸臭味了,現在根本不敢用閑置了”
雖然凈化器市場火爆,但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發酸”的吐槽越來越多,但很多人都陷入了誤區。
業內人士專家認為,我們一直不發聲,是因為我們也曾并不確定——所以我們聯合多家高校與研究所,在這兩年多研究成果基礎上,做了這些分析與建議——既給用戶,也給行業:酸味是什么?從哪里來?如何減輕甚至避免發酸?
以下是實錄:
一,事實。很早以前,行業內已經存在一個基本認識:“濾網發酸”表面看是技術問題,實際上,它是操守問題。
酸臭問題并不只存在某個特定機型,甚至某個品牌。兩年前,我們不滿于行業對“凈化器為什么會發酸”的解釋一直流于表面,更尷尬于“不怎么發酸的除醛凈化器性能大多都差到了近乎沒用”,于是開始就此深入研究,并持續實踐。
為了客觀性與普遍性,我們的測試所用濾網覆蓋多個品牌多個渠道,一些采購自線下市場,一些來自于電商平臺,還有一些則是工廠的打樣樣品。
結論非常明確,發酸的嚴重程度上,濾網材質從高到低依次是:夾炭布(重災區,應避開此類產品)>柱狀炭>HEPA(少到可忽略不計)
我們最早幫HEPA洗清了“發酸”嫌疑——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HEPA,都幾乎不發酸,長期使用只會有灰塵味。
HEPA:一種將復合好的駐極聚丙烯熔噴纖維以及PET骨架布經過打折固定等工藝制作而成的濾網,它的作用是過濾固態污染物(諸如PM2.5,花粉以及灰塵等),對于氣體幾乎沒有吸附性(相對于活性炭而言);柱狀炭:行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炭,常用規格為2mm。通過長測,我們發現這種炭可能會在使用3-4個月之后發出輕微酸味;夾炭布:它的構成實際非常巧妙,可以簡單理解成:在HEPA中加入椰殼破碎炭,如果說HEPA是蘇打餅干,那么夾炭布就是蘇打夾心餅干——這個“心”自然就是夾炭布中的破碎炭,它的尺寸僅為0.6-0.25mm,遠小于我們之前提過的2mm柱狀炭,如果我們將一個立方體切為四等份,那么它的表面積就馬上變成之前的兩倍,換句話說,由于夾炭布使用的破碎炭尺寸小于柱狀炭,因此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此外,夾炭布竟然還具備過濾PM2.5顆粒物的功效——簡直完美,可惜通過長測,我們發現,大部分夾炭布在使用2周后就開始發酸,且酸味比柱狀炭劇烈得多。
非夾碳布濾芯:活性炭與HEPA獨立
二、“酸味”究竟是什么?
我們在小組內對各種濾網進行嗅辨測試,按照酸味程度評分,0分為沒有酸味,5分為酸味最重。使用相關性分析法來研究各種懷疑參量與酸味之間的關系。
我們注意到全新含炭濾網幾乎沒有酸味——酸味總是隨著使用而產生,這種特質令人不禁聯想起微生物。
因此,我們將使用過的濾網進行微生物檢測,其結論是:“菌落總數、霉菌”與“酸味”相關性非常弱——它們的皮爾遜相關系數(PearsonCorrelation)太小,甚至出現負相關傾向(皮爾遜相關系數代表了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強度,最大值為1,最小值為-1,數值越接近1,則正相關性越強),復查原始樣品,菌落總數最多的樣品甚至是最不酸的之一。因此我們初步斷定,微生物并非酸味的主要根源。
緊接著,我們把目光投向了無機酸,活性炭上常見的無機酸通常有:硝酸,鹽酸,硫酸。
一些廠商會對活性炭進行酸洗,用來平衡活性炭酸堿度、洗脫雜質、或者優化吸附能力,因此活性炭上可能會留存無機酸根。因此,我們對“無機酸根濃度”與“酸味”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證明:濾網發酸程度與各種無機酸根離子濃度相關性非常弱,因此活性炭酸洗工藝不是發酸的主要根源。
最后,我們將注意力放到了有機酸上,活性炭上常見的小分子有機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
在這一輪測試中,我們終于發現濾網發酸最大的嫌疑人:乙酸——它的濃度與“酸味”的正相關性非常高(丙酸雖然相關性高,但濃度很低)。
強相關的有機酸
三、乙酸究竟從何而來?
通過觀察實驗數據,我們發現全新夾炭布中破碎炭的乙酸濃度并不高,最多只有40μg/g,而經過使用,那些發酸的活性炭樣品乙酸濃度會飆升至1000μg/g甚至更高——這個濃度早已不容忽視,要知道普通環境下,若未改性的活性炭表面存在500μg/g的甲醛,已經可以宣布報廢。
對于活性炭,目前已知的乙酸來源有三個:
第一、來自于空凈所處環境,大多數情況下,這僅占很小的一部分。
第二、活性炭表面富含存多種含氧官能團,比如羧基,內酯基等等,有的濃度高達幾mmol/g,這些含氧官能團可能會在濕氧環境下脫落生成乙酸。
第三、在活性炭在接近飽和時,其表面吸附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約為所處環境的的10^4至10^7倍,如此巨量的VOCs在濕氧條件下可能會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其中產物之一就是乙酸——此時如果混入比表面積同樣巨大且化學性質異常活躍的PM2.5顆粒,那么極可能加劇反應進程。
四、下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夾炭布發酸快且濃烈?
當我們回顧夾炭布的結構,會恍然大悟:夾炭布幾乎就是為“發酸”量身定做的,首先相比如普通柱狀炭,夾炭布中的碎粒炭擁有更大表面積,因此也會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團。其次,夾炭布中破碎炭緊貼PM2.5濾紙,VOCs、活性炭、含氧官能團、PM2.5顆粒四者水乳交融,協同反應不要進行的太快,乙酸自然源源不斷。
夾碳布濾芯
五、明知道有酸味風險,為什么廠商要使用夾炭布呢?
答案很簡單——為了“錢”:
1.使用夾炭布方案可以輕松“降低產品成本”:因為只需“碎炭”,甚至只需“薄薄一層”;
2.使用夾炭布方案可以輕松“節約研發成本”:因為“方案成熟”,可以省去可能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組合-打樣-測試-推翻-分析-重新開始”的過程;
3.使用夾炭布方案可以輕松“跑到更高的分”(會在實驗室測得更高的CADR值):更高的“分”可以在各種榜單\平臺中獲得推薦,容易受到普通消費者追捧,賣出遠為更多的機器——普通消費者在下單之前,并不知道(甚至幾乎都從未想過)一臺凈化空氣用的機器,居然會在真實的使用中使得家里被酸臭籠罩。
而當消費者在使用后有了疑問,又會被“告知”:
①“酸”味來自“醋酸”,而“醋酸”是醋的主要成分,因而是安全的,因而你的酸味凈化器是安全的
②有“酸味”沒關系的,濾網晾曬一下就好
(是的,使用夾炭布的廠商,還往往自行把用戶反饋的“酸臭”簡寫“酸”)
那么,實際上呢?
1.酸臭味并非全部來自乙酸(“醋”),尤其是其中臭味,應避免長期吸入——就像工業酒精盡管與茅臺擁有同樣的“主要成分”(乙醇,即“酒精”),但只有茅臺才可飲用。
2.濾網一旦酸臭,便無可能輕易解決——“晾曬”無法阻止乙酸的繼續形成,濾網曬過也仍會繼續酸臭下去。
業內專家認為,在現有技術水平下,業內不要使用夾炭布,也不要使用“夾凝膠顆粒布”替代夾炭布——這種材料確實有部分廠商已經使用,但它們大多只對醛類有效。“甲醛”實際只是室內可能存在的數百種有害氣體中的“一個”,使用這種材料,綜合去除能力會遠遠不如活性炭(甚至會低好幾個數量級),從“全面潔凈空氣”角度講,實際就是在“撿芝麻丟西瓜”;業內不要使用帶有光觸媒、臭氧、等離子體的凈化技術,它們確實能讓消費者“不明覺厲”并帶動銷售,卻都無法有效解決“會釋放有害副產物”的問題。
業內使用盡可能高品質的柱狀炭,并在活性炭裝填前對其進行預處理,可以脫除其表面的酸性官能團,使用多層濾網結構,使活性炭與PM2.5充分隔離,以遏制PM2.5與活性炭的反應,延緩發酸,嘗試多層金屬架結構填裝活性炭,它不僅可以替代,甚至還可超越夾炭布的除醛效果——甲醛CADR可以遠超過國標的檢測上限值400m³/h。
專家實踐結果:
凈化器行業眾所周知,352始終堅持不用夾炭布,一直是理工男偏愛的空凈品牌。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化學實驗室就還有一臺年代久遠的352X80C空氣凈化器一直在為工作人員默默凈化,也用數據證明了這種種“堅持不使用”的值得:
實驗員曾出于好奇對凈化器所處環境的空氣和凈化器出風口的空氣進行采樣比對(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最終的結論是:那些即使我們平時聞所未聞的有害氣體,在經過352空氣凈化器之后都減少了(沒有一項增加)
普通消費者家中除了甲醛以外還會有什么隱患,一直很少有人知道……而擁有幾億元檢測設備的大型實驗室則可以做這樣的專業分析——利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驗證凈化器的安全與有效。
近期上市的352X83CPlus則又向前一步:用前述方式實現了實測625m³/h的甲醛CADR——使得凈化器不但在凈化甲醛時能有實效,甚至還優于大部分過去被認為是“對流時通風不便/不力時的除醛首選”的新風系統——通過這些長期實踐,我們相信,中國凈化器行業全面放棄夾炭布的時候已經到了。??
業內人士希望能讓消費者“買完之后不后悔”,也希望行業從業者“賣掉之后不擔心”。安全潔凈的空氣,是沒有味道的。
20:18 | 眾合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0:18 | 勁仔食品: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0:18 | 開能健康:第六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0:18 | 華昌化工: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18 | 科博達: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0:18 | 湖南天雁: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18 | 凱德石英: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18 | 科思股份:第四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0:18 | 開能健康: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0:18 | 瑞達期貨:第五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0:18 | 維信諾: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 |
20:18 | 煌上煌: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