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娛樂監管風暴仍在涌動。
繼6月多部委聯合印發《通知》后,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確規定“每個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具體內容如下:
一、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價值引領。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決遏制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堅決摒棄以明星為賣點、靠明星博眼球的錯誤做法,嚴格控制偶像養成類節目,嚴格控制影視明星子女參與的綜藝娛樂和真人秀節目。
三、鼓勵以優質內容取勝,不斷創新節目形式,嚴格控制嘉賓片酬。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要提前向總局報備嘉賓姓名、片酬、成本占比等信息,每個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
四、加大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治理力度,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嚴格執行已出臺的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成本配置比例行業自律規定,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五、堅持同一標準、同一尺度,維護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節目的健康有序發展。
六、加強收視率(點擊率)調查數據使用管理,堅決打擊收視率(點擊率)造假行為。
相關政策頻頻出臺
近幾年,娛樂圈的天價薪酬問題愈演愈烈,一度成為行業的“不可承受之重”,監管政策出手已成必然。
2017年9月4日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對于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問題,曾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等聯合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各會員單位及影視制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
2018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通知》強調,要制定出臺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準,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片酬限額,現階段,嚴格落實已有規定,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2018年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即日起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制片公司發出聲明,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共同抵制偷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為,并強調的“藝人單集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作出具體解釋,強調片酬相應產生的稅費由演員方承擔。
上市公司如此回應
對于近期包括限薪令等諸多監管政策,在接受機構調研時,A股影視娛樂上市公司也紛紛發聲,以正視聽。
芒果超媒:
對于政策監管對公司未來的影響,芒果超媒表示:
監管是常態且從未缺位過,近期監管是全行業、全方位的。由于資本大量進入網絡視頻行業領域,形成對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媒體的對應訴求。在文化娛樂領域,監管和創新發展從來都不是矛盾的。我們運營新媒體平臺,監管更多的是創新的動力。從長期來看,公司擁有豐富的原創制作團隊,沉淀了二十多年的內容創新經驗,行業整治亂象有利于影視行業和互聯網視頻等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公司可憑借對內容的深入了解、充足的項目儲備以及強大的核心自制能力,積極把握未來影視娛樂行業的發展機會,堅定不移的持續內容創新。
對于明星限價政策的影響,芒果超媒表示:整個行業來看,腰部明星報價已回歸理性,頭部明星報價還在回調的過程中。我們所有的內容投入,還是著重在于制作和創意,藝人成本基本剛性并控制在政策范圍內。
影視行業限薪有利于行業整體規范與長遠發展。要素價格下降不會影響版權價格,版權價格主要由版權內容的品質及稀缺性決定。公司具備優良的內容創新生態環境,憑借強大的核心內容制作能力和創新實力,公司將在競爭中繼續保持優勢。
光線傳媒:
明星片酬是市場供給的結果,明星具有稀缺性、獨特性且對影片銷售有很大影響,雖然目前可能存在不合理情況,但相信市場會調節到合理范圍。目前市場對明星片酬的看法仍不明確,難以設定一個合理價格,導致從業者比較困惑。但相信市場對高品質影視產品還是有需求的,需要由市場進行適當的調節。
關于稅收問題,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藝人、影視行業公司稅收上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問題。目前市場對稅收問題有些夸大,可能會對行業的稅收造成一些壓力,影響企業的利潤。
未來兩年市場作品急劇減少,對資金雄厚的大企業是利好,其他公司資金比較缺乏。
歡瑞世紀:
目前公司戰略規劃清晰,以投資為“基”,劇目和藝人為“柱”的“一基兩柱”模式已見雛形。從藝人經紀上看,培養藝人確有風險,但風險可控。2018年藝人經紀收入有望持續快速增長。待到影視公司行業整合告一段落時,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影視公司業務范圍會急劇擴張,行業也會越來越規范,藝人的留存度會有顯著改善。
00:24 |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 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