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股份今日登陸科創板,開盤后直接1秒破發,這也是A股連續第4個交易日出現新股破發。新股的連續破發,已為眾多認為“新股不敗”、“新股yyds”的市場投資者狠狠上了一課。
打新神話不再!
新銳股份今日登陸科創板,開盤后,直接1秒破發。截至當日收盤,股價跌幅達14.04%。
這已是A股連續第4日出現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新股又雙叒叕破發
又破發了!
新銳股份今日登陸科創板,以57元/股的價格開盤,結果集合競價階段該股低開8.51%直接一秒破發。
公開資料顯示,自成立以來,新銳股份始終專注于硬質合金領域的技術開發,通過多年的領域深耕,公司目前已逐步掌握了礦用、切削及耐磨等應用領域的硬質合金核心技術,具備了較高的生產工藝水平,并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渠道,產品銷售區域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等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或地區。
截至10月27日當日收盤,新銳股份跌幅達14.04%,報收53.55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A股連續第4個交易日現新股破發。
上周五(10月22日),科創板新股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發,成為A股今年來第一只首日破發新股。此后,10月25日,可孚醫療、凱爾達上市首日也接連跌破發行價。10月26日,中科微至登陸科創板,首日即跌破發行價,收盤跌幅達12.6%。
新股的連續破發已然為眾多認為“新股不敗”、“新股yyds”的市場投資者狠狠上了一課。
打新為何不“香”了
以往打新讓投資者嘗盡“甜頭”,如今卻讓投資者吃盡“苦頭”。
為何打新不再“香”了呢?
川財證券表示,多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是注冊制詢價新規和公司基本面雙重影響下的結果。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注冊制下的發行定價機制再完善,剛把“聯合報低價”導致的頻現首次融資不足、開市首日漲幅10倍的異常情況進行了規范,結果又出現了承銷券商和發行企業盲目高市盈率發行導致的新股接連首日破發現象。
周運南認為,“要么詢價方報超低價,要么發行方定超高價,都是不正常的市場現象。”他表示,希望管理層能摸索出一個真正市場化的適應注冊制的發行定價機制。
金融系統業內人士武忠言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注冊制下新股的稀缺性有所下降,新股基本面的差異導致上市后漲幅出現二八分化,近來新股首日破發頻現即是印證。
促使新股收益理性回歸
新股“YYDS”的神話已經被打破,今后新股破發是否會常態化?
寶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新股破發會適當降低打新中簽難度,之后有可能恢復到打新較易賺錢的模式。他認為,在成熟市場,牛市時打新賺錢概率很高。
但是,鄭磊表示,隨著注冊制深入和市場供應增加,國內股市需要多次這樣的打新盈虧循環才能與成熟的市場接軌。
既然如此,市場投資者又該如何正確看待打新呢?
武忠言認為,對于打新者而言,精選優選個股尤為重要。他建議,要關注公司尤其是高市盈率發行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續成長能力,可以從公司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在行業中所占的地位、擁有的核心技術、經營模式等多角度分析。
川財證券表示,預計未來新股的報價博弈程度將加劇,出現首日破發的概率也將加大,這也將倒逼投資者更加理性地參與市場投資。
德邦證券認為,回歸理性,破發是件好事,體現了注冊制要求下的“市場化定價”。這將打破“新股不敗”的思維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止炒新的不合理行為,促使新股收益的理性回歸,從而IPO定價由博弈行為轉變為對新股真實價值的判斷。
見習記者 陸怡雯
23:53 | 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長 滬電股份預計... |
23:53 | 中力股份擬4.78億元投建數智物流設... |
23:53 | 產品矩陣不斷豐富 賽力斯上半年凈... |
23:53 | 147家上市公司預告上半年業績 129... |
23:53 | 產品價格上漲助盈利修復 化工行業... |
23:53 | 年內72家A股公司完成定增 合計募資... |
23:53 | 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秦安股份擬購買... |
23:53 | 中炬高新選舉新一任董事長 打造多... |
23:53 | 房票安置提速 廣州6月份新房網簽套... |
23:53 | 控股股東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 良品... |
23:53 | 政策、市場、技術多維共振 我國快... |
23:53 | 上市公司頻攬大單 新能源與算力領...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