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甘肅訊(通訊員郭晶)近年來,農行隴南分行履行社會擔當責任,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各項重點工作,加大縣域、農村網點布局,回歸農村金融市場,積極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供給,推動金融服務轉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著力“三個堅持”,健全完善信貸作業體系。該分行堅持源頭獲客。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村兩委等單位對接,批量獲取客戶名單,解決零散獲客問題;堅持團隊作業。上下聯動,組建專業團隊,提高作業能力、專業水平,解決調查不實、水平不高的問題;堅持優化流程。實施“便民信貸”工程,推行事前會商、提級調查、平行作業、限時辦結等機制,解決貸款慢的問題。
實施“三項工程”,健全完善服務渠道體系。該分行重點強化“五位一體”渠道建設。一是縣域網點持續“優布局”。在縣域鄉鎮經濟活躍的鄉鎮設立網點,加強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在宕昌理川鎮新設網點1個、裝修改造網點3個,升格網點12個。該分行圍繞便利店等優化服務點結構,升級惠農機具2573臺,行政村覆蓋率達80%,為鄉村振興幫扶縣配置服務車6輛,上門服務260次、服務近6000人,服務觸角進一步延伸。
推動“兩新項目”,健全完善數字化轉型體系。一方面,加快“信息建檔”。優選有主導產業、信用良好、治理規范的行政村,整村推進、采集信息、匹配額度,建立農戶“新檔案”,擴大網絡金融覆蓋面。完成信息建檔4.1萬戶,農戶掌銀借款8萬余次近15億元。另一方面,打造“智慧生活”。把掌銀作為鄉村數字化的“主窗口”和農村金融服務“新網點”,上線鄉村版、大字版掌銀,上線水電氣暖教以及“兩險”等智慧項目167個,群眾通過掌銀繳費28萬次1.4億元,特別是滿足了留守人口的便捷繳費需求。
盤活“金融數據”,健全完善“e貸”產品體系。該分行積極參與新產品試點,開展本土化產品創新,建立以企業結算量為基礎的“結算e貸”模型;試點以個人賬戶、聚合碼、POS流水為基礎的“快碼e貸”“收單e貸”“賬戶e貸”模型;響應人行政策創新“首戶e貸”;在全省率先開發“中小商超e貸”“建材類商戶e貸”。全年投放各項“e貸”477戶2.34億元。
建立“四項機制”,健全完善資源保障體系。一是強化資源配置。單獨安排“三農”縣域費用等財務資源,配置專項激勵費用。落實監管要求,實施信貸政策傾斜和減費讓利。二是強化考核推進。制定“三農”事業部考核方案,加大鄉村振興業務考核權重,充分發揮“指揮棒”作用。三是強化責任擔當。市縣行均成立鄉村振興領導小組、鄉村振興金融部,壓實領導責任、直接責任。四是強化隊伍建設。調整和提任26名科級干部、12名英才,充實到縣支行班子和“三農”工作團隊中,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石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