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福建訊(通訊員游宗洪)“為此我很感動,非常感謝貴行有這么好的員工,這么好的服務。”7月5日,在長汀支行行長的案頭上,放著一封來自省城福州,一名93歲退休教師給農行的感謝信,字里行間充滿著情真意切,它就像一縷清風,在炎炎夏日吹拂著該行員工的心……這是農行福建龍巖分行踐行“服務升溫工程”,愛老助老的一個縮影。
上門解憂曖人心
近年來,農行龍巖分行積極履行“家門口的銀行”的責任擔當,努力打通“銀發”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將“服務升溫工程”做實。該行主動與社保等相關部門對接,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加班加點,報請減免代發賬戶的短信通等費用,減輕老干部的負擔,更是電話通知每一位離退休人員,針對行動不便老人上門服務,將“農”情關愛送到老人身邊。
今年6月底,長汀濯田支行接到一位在長汀當退休教師,現在福州與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求助電話。何老師在因醫保卡損壞無法在醫院使用,由于自己行動不便,詢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到她。接到電話后,在上級行的支持下,濯田支行第一時間啟動“雙人上門核實”的綠色通道,當天駕車往返福州1000多里路,僅用2個工作日就將社保卡送到老人的手中。年近百歲的老人感動之余,用手書寄來了感謝信,于是有了開頭的一幕……類似的事情還很多,他們用實際行動關愛老年客戶等特殊群體。
“農情驛站”暖民心
走進營業廳,暖陽透過玻璃灑進大廳,放眼望去,寬敞、明亮、整潔的廳堂,該行60個營業網點,“智能服務島”等高效便捷的智能機具,溫馨舒適。老花鏡、輪椅、拐杖等就在眼前……廳堂是一個銀行的“臉面”,著力打造“暖心廳堂”,讓“農情驛站”暖民心,一直是龍巖分行的服務理念,并落實在工作實踐中。
在龍津支行,每個月10日代發養老金,是營業廳最繁忙的時候,網點日均接待老年客戶超過200人。面積不大的營業廳早早擠滿白發蒼蒼的老人。去年5月的一天,正是梅雨季節,社保代發的高峰期。一位老阿姨因社保卡失磁在醫院無法使用,來到廳堂激動的滿臉通紅:“我血壓高,出現問題你們要負責。”面對高漲情緒的老人,廳堂負責人第一時間引導她到休息區,給老人端茶送水,幫她測量血壓,辦理好加磁業務專程送她回家,第二天又陪同她到醫院看醫生、刷卡買藥,用兒女般溫情打動這位老人的心。
一枝一葉總關情
尊老敬老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農行龍巖分行從念好實、細、樂“三字經”,突出老人客戶群體個性化服務。
推進線下網點“適老性”建設。該行在網點改造中,充分考慮老年服務需求。通過設立“愛心窗口”,減少老年客群的業務等待時間,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家”的感覺是老人對最好的評價;在二樓財富室,不僅是營銷中心,更是老人群體活動室,交流區、書畫區。通過宣傳片、講座、美篇等多方式向老人傳授金融電子便利化服務操作,防范電信詐騙,成為網點服務老人客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突出“智能化”服務,對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升級改造,開發字體易讀、信息操作易懂,并通過打造人臉識別功能,升級自動存取款服務,解決老人容易遺忘或密碼輸入不便等問題。“歲數大了,不會操作柜員機,但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每次來辦業務,大堂里的工作人員都是一對一服務,把想辦的事告訴他們,這給我們老年人省去了很多的麻煩。”經常來支取退休金的李大媽這樣說道。
圖為農行工作人員進社區為老人客戶普及金融知識
伴隨著一次次冬去春來,農行龍巖分行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最樸實的行動溫暖著來辦理養老金業務的每一位老人,這是農行的義務和責任,更是龍巖農行傾力打造“市民最認可的銀行”的美好愿景。
責任編輯:楊怡明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