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寧夏訊(通訊員田寶東)為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和撬動作用,有效激活市場主體,持續推進鞏固農村金融陣地,寧夏平羅農商行緊緊圍繞地方政府產業布局、政策導向及資源稟賦特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大金融信貸供給,為促進內需、暢通縣域經濟雙循環注入活力。
定措施,建立包抓機制。平羅農商行為及時了解地方政府最新支農舉措和產業政策,經營層與縣直部門建立了常態化溝通聯系及特色產業行級領導、部門包抓機制,由信貸管理部主抓協調對接縣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局等相關部門,獲取相關政策信息及縣域內農民示范合作社、肉牛奶牛養殖等產業名錄信息,于第一時間下發各支行,要求支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走訪摸排,并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客戶收集資料,開展評級授信,為建立農民合作社風險補償基金做好鋪墊;行領導多次拜訪主管縣領導及縣直單位相關負責人,聚焦政銀合作中涉及的“擔保基金、風險分擔、政策傾斜”等重點事項和關鍵環節進行協調,進而形成共識,為政銀合作創造條件。
育新機,創新合作模式。平羅農商行引導合作社以銀政、銀農合作為平臺,以產業鏈、資金鏈為依托,實行“政府+銀行+合作社+農戶”的多種服務模式,銀政成功簽署了“農民合作社貸款擔保基金”合作協議;建立了以基金1:10的放大倍數撬動信貸投放及7:3的風險分擔機制;取得了50萬元以下農民合作社借款主體信用方式辦理的突破性進展;確定了合作社貸款執行LPR+115Bp的利率優惠政策。同時,將縣級以上示范合作社的支持范圍擴大到縣級其他合作社,提升了貸款投放覆蓋面,有效解決了合作社“融資貴、擔保難”問題。創新的融資模式,成為縣域內“政府+金融”合作的典范,為平羅農商行構建銀政合作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亮點經驗。
破瓶頸,激發市場活力。面對當前形勢,經濟下行及新冠疫情交織疊加,經濟恢復面臨挑戰,貸款投放受到制約。平羅農商行破解經營瓶頸,推動信貸業務可持續發展,實現貸款投放首季“開門紅”已是迫在眉睫。平羅農商行黨委班子準確研判形勢,主動作為,站在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一以貫之堅持以支農發展為戰略基點,在頂層設計上持續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為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領航把舵;在支持農民合作社及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上,堅持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先后與寧夏農信擔、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通過搭建融資平臺、設立擔保基金等多渠道合作模式,破難點、疏痛點、通堵點,為縣域內670家各類農民合作社創建了利好的融資通道和政策機制,為推進鞏固農村金融陣地在信貸投向上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
政銀合作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合力助推縣域經濟和貸款投放逆勢增長。截止12月20日,平羅農商行發放農民合作社貸款263筆、金額1.98億元,對接儲備農民合作社貸款21戶,計劃投放貸款2830萬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