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通訊員 趙志雄 韋安源
近日,廣西天等農商銀行發布2024年度經營報告。數據顯示,該行資產規模突破77億元,存款規模達70億元,貸款余額達48億元,存貸款市場占有率穩居天等縣金融同業首位。
廣西崇左市天等縣以優質稻、星油藤、肉牛養殖等特色農業聞名,天等農商銀行緊扣地方產業特點,推出“富牛易貸”“惠農產業貸”“返鄉創業貸”等專項信貸產品,精準對接農戶和企業需求。截至4月末,該行累計發放養牛貸款4.46億元,支持肉牛養殖規模化發展。此外,針對新興作物星油藤種植,該行創新推出“星油藤快貸”,推動特色農業多元化發展。
破解農戶融資困境
天等縣地處喀斯特峰叢腹地,石漠化面積占縣域八成,曾是生態治理的攻堅要地。面對山多地少的困境,當地依托富硒資源優勢,創新培育星油藤特色產業。
2024年,隨著《天等縣推進富硒星油藤、赤蒼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出臺,這座桂西南山城以特色農業規模化、品牌化為抓手,全力推進星油藤產業升級,全縣計劃種植5.5萬畝星油藤,配套建設灌溉管網、電力設施等農業基礎設施,并引入下游企業建立加工生產線,形成“農戶種植-政府收儲-企業深加工-市場銷售”全產業鏈。
天等農商銀行主動對接縣域發展規劃,創新推出特色信貸產品,構建“政府引導+銀行支持+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政銀企聯動模式,為產業全鏈條注入金融活水。
圖為天等農商銀行客戶經理與種植戶覃登興合照 韋安源/攝
在天等縣馱堪鄉的山坳間,種植大戶覃登興的千畝星油藤基地生機盎然。今年3月份,他在政府關于“種苗補貼+技術培訓”政策扶持下,首批種下5萬株星油藤幼苗,累計投入資金700余萬元,在曾經的荒坡上鋪開了綠色產業發展畫卷。
“每畝前期投入約2000元,豐產期畝產鮮葉3000斤至4000斤,加上果實收益,畝均年產值可達1.2萬元,千畝基地年總產值可突破1000萬元。”覃登興算起收益賬時難掩笑意,更讓他看重的是長效回報:“星油藤一次種植,可連續采摘十余年,后續只需定期管護,比傳統作物收益期延長10倍以上。”
今年3月,天等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在走訪調研過程中了解到覃登興面臨種苗采購、人工雇傭等存在資金缺口后,迅速開辟綠色審批通道,3個工作日內即為其發放4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并給予優惠利率,專項用于種苗購置、滴灌設備安裝及田間管護人工開支。
暢通牧區資金脈絡
作為崇左市“富硒牛都”核心區,天等縣針對牛種單一、規模分散等瓶頸,出臺《天等縣2024年加快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創新推出涵蓋良種繁育、設施建設、金融扶持等領域的“牛八條”政策包。目前全縣牛存欄突破15萬頭,肉牛飼養量達13.91萬頭,穩居全市首位,在廣西排名三甲。
天等農商銀行聚焦肉牛產業資金瓶頸,創新“小規模、大群體、廣覆蓋、普受惠”普惠金融模式,全力支持縣域肉牛產業規模化發展。該行圍繞打造廣西重要肉牛生產基地及富硒牛肉品牌目標,精準對接養殖合作社及散養戶融資需求,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截至4月末,該行已發放肉牛產業貸款4.46億元,惠及全縣8100余戶散養戶。
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向天等農商銀行客戶經理介紹養殖情況 韋安源/攝
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自2018年入駐天等縣以來,先后建成宏秀牧業肉牛繁育基地、興宏牲畜交易市場、上食食品三大支柱項目,構建起涵蓋秸稈飼料、肉牛繁育、有機肥生產、活牛交易、屠宰加工及生物科技的全產業鏈體系。2022年,該公司通過天等縣肉牛交易市場回收農戶肉牛超6萬頭,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近1.2億元,銷售額近12億元。
針對該公司想要擴大肉牛養殖規模、完善全產業鏈的資金需求,但又不能提供有效擔保的情況,天等農商銀行積極為宏秀牧業尋求政府融資擔保,用于育種場智能化改造及有機肥生產線擴建。
“聚焦肉牛全產業鏈運營特點,我們還向下游屠宰加工企業配套專項貸款,形成育種有支持、生產有保障、銷售有動能的全周期金融服務鏈。”天等農商銀行行長曾啟雄表示,通過金融賦能全產業鏈,天等農商銀行加速推動天等縣從傳統養牛大縣向現代牧業強縣蛻變,讓富硒土地上蓬勃發展的“牛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編輯 汪世軍)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