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美麗
在江蘇吳江(泗陽)工業園區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江蘇廣利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利智能”)的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該公司負責人蔡志春站在施工現場,望著已具雛形的鋼結構廠房感慨萬千:“多虧江蘇泗陽農商銀行‘工業廠房貸’,讓我們的項目如期推進。”
據《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去年底,廣利智能在廠房建設關鍵階段遭遇資金瓶頸,設備采購意向書已簽訂,但廠房建設資金遲遲未能到位,項目面臨延期風險。
這一困境反映出當前縣域招商引資中的普遍性難題。隨著泗陽縣“工業強縣”戰略深入推進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越來越多優質制造業企業選擇落戶泗陽。
然而,泗陽縣新引進的企業普遍面臨“輕資產、重投入”的融資矛盾——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廠房建設和設備購置,另一方面又缺乏足夠抵押物和信用記錄,傳統融資渠道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
在泗陽農商銀行“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行動中,該行客戶經理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廣利智能有融資需求,立即啟動專屬服務機制。通過深入調研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和資金周轉特點,該行創新推出“工業廠房貸”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利率優惠、期限靈活的綜合融資方案。
“從貸款獲批到鋼結構主體完工僅用50天。”蔡志春介紹,設備采購計劃已同步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完成生產線安裝,投產后年產值可達5億元,帶動當地200余人就業。
廣利智能的成功案例,是泗陽農商銀行踐行“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理念的生動寫照。作為扎根縣域的法人金融機構,泗陽農商銀行深入研判地方產業發展趨勢,將“工業廠房貸”打造成服務招商引資項目的特色金融產品。
據泗陽農商銀行介紹,“工業廠房貸”的創新亮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政策資源高效整合。該行主動對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充分利用支農支小再貸款資金池,為產品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同時與縣招商局、工商聯及各鄉鎮、園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前介入招商引資項目,實現“政策對接+金融服務”無縫銜接。
其次是服務流程再造。該行針對新建廠房項目建立“預評估+并聯審批”機制,授信效率提升超30%。
最后是產品設計精準匹配。該行充分考慮制造業企業成長周期,靈活設置貸款期限與還款計劃,同時配套提供設備分期貸、訂單貸、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服務,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鏈。
數據顯示,年內泗陽農商銀行已累計投放“工業廠房貸”3.68億元,惠及34家制造業小微企業,涵蓋高端裝備、新材料、家具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
(通訊員葛飛、鄭麗娟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