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愛靜
近年來,綠色金融正全方位、深層次助力企業向綠色、低碳、高效轉型,成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而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農商銀行在踐行綠色金融理念、服務地方經濟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近期,《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浙江多家農商銀行,深入挖掘農商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創新服務和特色模式,探索其如何精準滴灌綠色產業,以金融力量推動地方經濟綠色轉型與升級。
特色服務推動項目落地
在嵊州,嵊州農商銀行緊扣地方“雙招雙引”節拍,構建“網格化、專屬化、常態化”特色服務體系,推動綠色優勢產業招商落地。該行組建16支“金融管家”服務專班,深入社區、街道,精準捕捉項目信息,實現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全摸排”,走訪“全覆蓋”。
在紹興市鴻明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現場,塔吊不停運轉、機械馬力全開,工人們正搶抓施工黃金期有序開展工作。“現在所有單體建筑已相繼結頂,首批反應釜設備也到貨入場。照這個速度,今年7月份應能完成一期項目整體驗收并投入生產,各部門密切配合為項目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也多虧農商銀行資金支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去年,紹興市鴻明創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綠色化工特色優勢企業被引進嵊州,彼時該公司要建設占地38畝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生產研發鋰電池納米陶瓷漿料及水基粘結劑、化學助劑。但項目建設過程中,該公司資金需求頗大。嵊州農商銀行第一時間對接,綜合評估企業資質和征信情況后,結合土地購買、廠房建造、流動資金等方面需求,先后為其發放4950萬元貸款。
“我行還聚焦招商企業特性,配備專人專職對接企業金融需求,量身定制融資方案,并創新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貸’‘科創貸’等產品,滿足企業多元化資金需求。”嵊州農商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裘森冬向記者表示。
助力環保技術產業化
在杭州富陽區淥渚鎮的垃圾焚燒廠,一筐筐餐廚殘渣被送進恒溫車間。而黑水虻短短48小時內,就將這些“城市垃圾”轉化為高價值蟲體蛋白。
前不久,該環保企業試圖將車間升級為規模化生產基地,卻遭遇了困難——活體生物估值難、銷售回款周期長,導致設備采購貸款缺少抵押……針對這些難題,富陽農商銀行創新探索,紓解了企業融資“痛點”。
“我行創新推出‘綠碳信用貸’‘環保設備分期購’服務,為這家環保企業提供信貸支持300萬元。”富陽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凌淑雯向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富陽農商銀行“綠碳信用貸”是通過將企業碳減排量、資源循環利用率等環境效益指標納入授信評估體系,實現生態價值金融量化。“綠碳信用貸”采用階梯式授信機制,按“每處理1萬噸垃圾增加50萬元額度”標準,為企業提供最高300萬元純信用貸款支持,并對環保達標企業給予LPR下浮10%的貸款利率優惠,疊加政府貼息政策后,綜合融資成本顯著降低。
“像濱富生物科技公司,因年處理餐廚垃圾3.2萬噸,按每萬噸50萬元標準,我行為其授信160萬元,并因碳減排達標享受3%優惠利率。”凌淑雯向記者解釋。
據凌淑雯介紹,基于“環保設備分期購”專項服務,企業僅需支付30%首付款即可引進價值百萬元的環保設備,剩余款項則可分3年靈活償還,大幅降低了企業投入壓力。
截至今年4月末,富陽農商銀行已為12家環保企業授信“綠碳信用貸”2800萬元,實現金融對環保產業精準滴灌,激發了綠色技術創新活力。
金融“撬動”綠色發展
在湖州市,工業生產上的排放指標可交易、抵押、回購,使不少企業的“沉睡資源”變成了真金白銀。基于當地排污權交易機制,安吉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排污權專項貸款”產品。
“這幾天我們的訂單應接不暇,每天都在15萬米以上,多虧農商銀行在關鍵時刻給我們的資金支持。”路聯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文奎說。
曹文奎口中的資金,是安吉農商銀行為其發放的1000萬元“排污權專項貸款”。
“針對路聯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情況,我行對其土地利用、生態保護、氣候變化等ESG表現開展了專業評估,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以企業持有的排污權交易指標進行抵押,發放了‘排污權專項貸款’,并將其納入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白名單,為企業向縣財政部門成功申請1%貼息支持。算下來,可為企業每年節省利息約16萬元。”安吉農商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陳煜斌向記者介紹。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安吉農商銀行已累計發放“排污權專項貸款”9200萬元。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