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推進會議。會議指出,2024年農機化(即農業機械化)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重要成效,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力量深度參與,銀行業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高性能播種機等先進農機的推廣需要大量資金,銀行可創新金融產品,盡可能多元化、全方位滿足相關資金需求。
比如,開發專門針對播種機購置的低息貸款產品,有效緩解農機經營者、農機使用大戶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同時,與互聯網公司及農機服務平臺開展合作,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構建集產權抵押標準化、價值評估線上化、實物監管集約化多位一體的服務體系,降低貸款風險,提高放貸效率,助力高性能播種機快速部署到農業生產一線。
農機研發制造需要長期且高額的資金投入,銀行可加大對農機研發制造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針對企業研發周期長、資金回籠慢的特點,制定靈活還款計劃,提供中長期貸款,助力企業攻克農機研發制造難題,推動丘陵山區農機量產應用,滿足不同地形農業生產需求。
在高效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的過程中,銀行可起到銜接與保障作用。
一方面,協助政府部門確保補貼資金快速、準確發放,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簡化補貼流程。例如,通過線上平臺實現補貼申請、審核、發放一站式服務,提高補貼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對于補貼資金不足部分,銀行可提供信貸支持,幫助農戶和農業經營主體彌補購機資金缺口,推動“優機優補”“有進有出”和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政策落地。
在強化農機社會化服務和人才培育上,銀行可支持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和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等農機作業服務主體建設,提供運營資金貸款,助其完善服務設施、擴大服務范圍。對于農機手隊伍的培育,銀行可與培訓機構合作,為參加培訓的農機手提供學費貸款或補貼,提升農機手專業技能水平,促進農業機械化服務質量提升。
推動農機鑒定檢測同樣至關重要,銀行應根據機構的資金需求特點,提供用于設備購置、技術研發、場地建設等方面的貸款,如固定資產貸款、流動資金貸款等,額度和期限可靈活設定,助力檢測技術和設備更新換代,確保農機質量安全。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銀行作為金融主力軍,應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以多元化、創新性金融服務,為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助力書寫農業發展新篇章。
本報編輯部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