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125.5%!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布數據顯示,受益于銷售回暖和投資收益增加,汽車行業7月份利潤增速由6月份的16.9%大幅上升至125.5%。
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狀況持續向好,企業利潤延續快速恢復性增長態勢。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個百分點,為連續3個月實現回正。分行業來看,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加快,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拉動作用尤為突出。
此外,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7月份,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與上半年相比呈大幅收窄,行業回暖跡象更趨明顯。1月份-7月份,汽車制造業累計實現利潤2514.5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月份-6月份收窄14.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收窄17.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8.1%,比1月份-6月份高出0.5個百分點,與同期大致持平。
對此,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汽車行業利潤增速的轉好背景在于產銷層面,7月份零售同比轉正,乘用車產銷量喜人。其中有消費預期升溫,政府各項促進消費政策逐漸呈現效果等因素。但是也應該注意到終端折扣率增加和庫存上升等因素。
事實上,在周期調整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作為產業鏈長、規模體量大、全球化和現代化程度較高的重要產業,我國汽車產業也在“破”與“立”中,邁入行業變革期。
“年初疫情對汽車生產和消費有沖擊。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以及央地包括補貼在內的汽車消費政策,上半年受抑制的汽車消費正通過補償方式體現出來,并帶動相關企業的經營表現。需要看到,多方面因素決定了汽車行業短期內很難出現高速增長的局面。”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進一步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首先是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提升,汽車消費增速下行是必然趨勢,這在過去幾年國內汽車消費數據中已有體現;其次是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和貿易環境等不確定性會抑制具有“可選消費品”屬性的汽車消費;最后是新能源汽車、共享汽車等引領的汽車行業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一方面在重構汽車產業,另一方面對汽車消費也有階段性壓制作用。雖然汽車行業整體高速增長機會不大,但并不意味著汽車股缺乏投資機會。首先是過去幾年汽車行業調整推動了行業整合和集中度提升,資金、品牌和技術上占據優勢的部分龍頭品牌具備了更強的增長潛力。另外,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勢所趨,加上產業和資本市場政策支持,產業成長空間巨大。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8月27日15:00,共有108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中報業績,其中,55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50.93%。包括登云股份、浙江世寶、蘇奧傳感等在內的13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翻番,而在這13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占比61.54%。
在利好消息的提振下,汽車板塊指數出現久違的上漲態勢,8月27日,板塊整體漲幅達到1.98%,板塊內近八成個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云意電氣、雙林股份、鵬翎股份、天普股份、滬光股份、曙光股份等6只個股聯袂漲停。
“中國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制造業,特別是重工業,汽車工業是所有制造業中對經濟增長帶動最大的行業,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含商用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典型的朝陽行業。中國汽車制造業的整車廠肯定會誕生格力之于全球空調行業這樣的在相關領域市值第一的公司,其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有希望誕生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因此整體來看,我國汽車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投資機遇是非常大的。”止于至善基金總經理何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投資機會方面,夏風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對汽車板塊景氣度回升樂觀的前提下,要注重差異化的選擇。可以關注特斯拉產業鏈以及有競爭優勢、市場份額領先的乘用車整車和零配件廠商。
表:部分汽車股市場表現一覽
制表:吳珊
(編輯 于德良 策劃 張穎)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