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此消息一出,便引發市場熱議,相關話題的熱度也持續上升。
5月13日,《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上的留言等,找尋廣大投資者對大宗商品價格“漲聲”一片的關注點。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自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后會議要求傳出,投資者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成本壓力、應對舉措等高度關注,并多次在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上就相關話題進行詢問。截至5月12日記者發稿時,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投資者已合計發布相關留言近百條。
例如,一部分投資者提問“大宗商品漲價是否提高了貴司產品成本?公司如何消化新增成本”,此類問題占比約為48%;還有一部分提到“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建議貴司抓住時機加大開采力度”,此類問題占比約為42%;另外還有部分投資者咨詢“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對貴司利潤有何影響”,此類問題占比約為7%。
相關上市公司也對市場關切進行了回復。例如,魯陽節能表示,大宗商品漲價增加了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公司通過節支降耗、提高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等措施以降低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
金風科技回復,“公司已在2020年底完成了大部分2021年度零部件采購合同的談判,目前尚未看到短期原材料價格變動對本年度采購成本的影響。同時,針對零部件供應商可能面臨的原材料成本上漲風險,公司與零部件供應商保持積極協同,如研發降本、生產協同、金融支持等”。
談及相關公司該如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關資源類公司應拉動生產,提升盈利;相關制造業公司要提升效率、穩住成本。”
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宗商品漲價,短期利好上游行業。從環比看,4月份,大宗商品漲幅雖有所回落,但多個領域仍保持上漲。疊加生產擴張帶來的原材料需求提升,上游原材料行業有望受益于量價齊升。
“但是,由于短期內的產成品價格黏性、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有待增厚,上游原材料大幅上行將對中下游企業造成利潤擠壓,加之部分中小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弱,中下游企業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康崇利進一步解釋道,“漲價”已向部分終端消費產品傳導。4月份,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筆記本電腦和自行車等工業消費品價格均有上漲。建議中下游企業從三方面著手,應對“漲價”對于內部利潤的擠壓。第一,加強內部的成本管理效率;第二,運用一定的風險對沖工具;第三,在產品定價和銷量之間做出平衡。
23:51 | 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以金融創新活... |
23:51 | 愛爾眼科:持續推進“1+8+N”戰略 |
23:51 | 天府文旅持續關注產業鏈優質資源 |
23:51 | 金博股份:不懼市場波動 經營要有... |
23:51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光伏... |
23:51 | 公牛集團傳統業務根基穩 新能源賽... |
23:51 | 松原安全再獲知名汽車制造商項目定... |
23:51 | “中式養生水”成飲料市場新風尚 ... |
23:51 | 重慶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 |
23:51 | AI浪潮推動 數據中心互聯應用愈發... |
23:51 | 康平科技擬1.98億元收購搜鹿電子 ... |
23:50 | 年內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離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