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近日,重慶市、江蘇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多地圍繞數字文化產業部署工作。
例如,7月5日,“重慶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重慶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出臺的《重慶市支持科技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激勵政策》提出,“在全國各地立項備案的影視項目,委托在渝企業為其提供虛擬拍攝、圖像處理、剪輯配音、電腦特效等數字內容技術服務并產生費用達到200萬元及以上的,經審核后憑合法有效憑證給予第一出品單位15%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地出臺的新政策舉措有助于加速數字文化資源的規模化和集成化進程,利好文化消費新場景的不斷解鎖,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從本輪舉措來看,不少地方將培育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力點放在企業上。例如,有的地方促成了文化企事業單位之間的項目合作,推動科研成果加速向產業應用轉化;有的地方表示將對符合條件的影視高科技研發和生產企業給予高額補貼;有的地方則成立科技項目,鼓勵文化企業向人工智能、高清顯示、文旅資源數字孿生等技術領域攻關。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企業是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者、內容生產者、市場開拓者。地方相關部門通過多元化舉措支持數字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將加快培育出一批核心競爭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從而進一步帶動產品服務和業務流程的改造升級。
數字文化產業是激發我國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關鍵領域,也是重塑全球文化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重要抓手。該產業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產業形態,涵蓋網絡視聽、數字動漫、游戲電競等多個細分賽道。
我國高度重視數字文化產業的戰略布局。2022年5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2025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提出“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企業、園區發展,加快布局文化科技創新平臺”等。一系列政策為數字文化產業的成長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統計,2023年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約為48684億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數字文化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2029年將達到97464億元。
受訪專家普遍表示,當前,數字文化產業呈現出微短劇強勢“出海”、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等特征,同時也面臨一些短板,如技術應用碎片化、產業集聚效應弱、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完善等。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補齊數字文化產業短板,需建立并完善“政策引導、平臺賦能、龍頭企業引領、協會服務”的聯合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推動更多文化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引導企業積極擁抱云服務、大數據技術,鼓勵企業主動開展智能化改造。此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大數字版權保護力度。
(編輯 屈珂薇)
23:57 | 銀行A股IPO出現新動態 仍有5家中小... |
23:57 | 滬深交易所同步發力 專精特新領域... |
23:57 | 股權投資機構要擔起支持科技創新“... |
23:57 | 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重啟凸顯制度包容... |
21:58 | 科華控股: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高譽先生為公司財務...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陸甦先生為公司審計...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潘黎明先生為公司證...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邱九輝先生、高譽先...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邱九輝先生為公司董... |
21:58 | 物產金輪:聘任湯華軍先生為公司總... |
21:58 | 新華都: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不存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