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后,在北京朝陽區望京北路9號葉青大廈D座7樓,雷菊芳坐在我對面,回想起當初決定走出體制、下海創業的那一刻,覺得自己未免有些理想化,甚至輕率。
“如果用今天的風險控制來評估,我覺得會放棄的。當時是比較理想,也比較沖動地選擇了。當然了,一旦選擇了,那就是義無反顧了,就要努力地往前走了。”她說。
雷菊芳是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1987年,神州大地思想解放,科技人員走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大潮翻涌,34歲的高級工程師雷菊芳決定從中科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停薪留職,下海創業。
這一路走下來,坡坡坎坎,一晃就是31年。雷菊芳走進藏區,深入藏藥這座寶山,運用現代科技改進傳統秘方,推出爆款產品“奇正消痛貼膏”,并帶領奇正藏藥走出藏區,走向全國,走向資本市場。
一朝功成,光環加身,雷菊芳也不例外。“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杰出民營企業家”、“西藏首富”、“扶貧狀元”、“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一個接一個,令人眼花繚亂。
光環之下,雷菊芳依然本色。面對鏡頭,她素顏白發,亞麻色壽字紋中式對襟上衣,黑色寬大長褲,淡淡說起當年那些事,不喜不悲。
工程師基因、科學精神依然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公司上上下下,習慣稱她為“雷工”。
回想創業之初,買不起幾百萬一套的設備。雷菊芳請同事幫忙,動手做了一臺,只花了十幾萬,把真空凍干工藝應用到消痛貼膏上。試驗成功,大大便利了貼膏的隨身攜帶,使得即便是經過遠距離運輸和長時間存放,藥材的活性依然能保持穩定。
藏醫、藏藥種種神奇,外界傳說不少,但真正要造福更多人,還要克服不少文化心理上的障礙。這也是雷菊芳苦思冥想,希望有所突破的。她認為,藏藥、中藥走向國際,為更多的人接受,關鍵要標準化,可驗證,可重復。
“第一是安全性,要讓我們的醫生,讓我們的消費者知道,它是安全的。第二,還要說明它不但安全,還非常有效。要把是怎么有效的,用現代醫學和實驗的語言描繪清楚,然后人家試了,道理上明白了,心理上沒有障礙了。”她說。
因此,無論醫學循證的過程有多長,有多難,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有些人抱怨,外界沒有發現藏藥的優勢。雷菊芳不這么看。她說:“好的東西是壓不住的。一顆夜明珠,你得自己把它給擦亮。我們愿意把路趟出來,把它驗證出來。不要期待著找一個營銷的高手,采取一個什么手段,馬上就來爆發式的增長。那也許會有的,但不長久,一定要讓大家知道,有感受,有體驗,有效果,這才是長久之道。”
雷菊芳講了一個當年“無證”造磚的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公司在林芝建廠。當地交通不便,如果從內地把磚塊運進去,成本很高。于是“雷工”花了3萬多塊錢,買了一臺制磚機,用水泥和上其他料,做成磚,節省了80%的成本。后來,公司在甘肅榆中建廠,又把那臺制磚機拉了過去。
“有些地方大概是三四年地磚要換一次的,因為時間久了,會有裂紋。我們自己壓的磚,都二十年過去了,還鋪在那兒,好好的。我很感慨。人其實要有一種精神,一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也要有一種精神,就是在每個環節和每個細節方面去貫徹工匠精神。”她說。
除了工匠精神、科學精神,雷菊芳身上還有一種品質,那就是菩薩心腸,向善利他。
1995年,西藏林芝還是一個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去投資的地方。雷菊芳跟隨光彩事業到了當地,有個縣長連夜拉著她去考察,又是敬酒,又是跳舞。她心一軟,未經深思熟慮,就選擇在當地建廠,招募了一些殘疾人、還有更多本地人來廠里上班,從此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后來她意外發現,建廠的地方,1300年前就被藏族大醫圣宇妥·元丹貢布選中,建立了藏藥保護基地、科研基地和教學基地。
雷菊芳捐建了六所傳統藏醫學校,做醫療培訓,培養藏醫,支持他們到偏遠地區去給人治病。希望用這種方法,把傳統藏醫里寶貴的東西傳承下來。
員工得了大病,醫保報銷不掉的部分,公司全部支付。員工的直系親屬如果得了大病,公司也會給予一定比例的救助。
“我特別看不上那些員工病了,就借機會把人家給開掉的企業。那是缺德的,是造了很大的惡業的。”雷菊芳說。
不久前,西藏昌都市八宿縣林卡鄉尼巴村的一百多位村民來信,感謝雷菊芳收購了村里近兩萬斤野生核桃。尼巴村地處偏遠,出行困難,雷菊芳連續四年幫助村民賣核桃。村民稱她為“核桃阿媽拉”。
采訪結束,走出“核桃阿媽拉”那間有點擁擠的辦公室,回頭看到門口正對著的一面墻上,掛著一條黃色哈達、一枚紅色吉祥結和一幅十相自在圖。不由聯想到當今世界,各種撕裂,無處不痛,不正需要像雷菊芳那樣,以菩薩心腸融合科學精神,調制一方消痛膏藥,彌合撕裂、消除痛楚嗎?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