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5月16日,華恒生物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多家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前來參會。《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針對業績表現、股價表現、生物合成技術以及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等問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郭恒華以及董秘樊義等與投資者、媒體進行了深入互動交流。
圖為:華恒生物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攝影:徐一鳴
公開資料顯示,華恒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生物基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產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L-纈氨酸)、維生素系列產品(D-泛酸鈣、D-泛醇)和其他產品等,可廣泛應用于中間體、動物營養、日化護理、功能食品與營養、植物營養等領域。
從業績表現來看,自2021年4月份登陸科創板以來,公司連續兩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38.92%、90.23%。尤其是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4.19億元,同比增長48.69%;歸母凈利潤為3.20億元,同比增長90.23%,兩項財務指標均創出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二級市場表現也進一步佐證公司高成長性。截至5月17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164.43元/股,較發行價漲幅超600%。
樊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堅持做好主業,通過合成生物核心技術進行成果轉化,并賦能下游客戶。而二級市場表現較為亮麗,說明價值投資正逐漸深入人心,也體現出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的認可。
從產品表現來看,氨基酸產品去年實現營收11.66億元,占總營收的82.2%,為主要營收來源。去年氨基酸產品產量6.42萬噸,同比增加1.52萬噸,銷量5.94萬噸,同比增加1.15萬噸。
為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郭恒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公司在赤峰基地啟動建設年產5萬噸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產品原料生產基地項目和年產5萬噸的生物基PDO項目,在秦皇島基地啟動建設年產5萬噸生物基蘋果酸建設項目。
在樊義看來,公司合成生物技術以及所處行業發展的高景氣度,是公司積極擴產的底氣所在。
樊義舉例道,合成生物技術以細胞代謝、酶催化替代傳統化工過程,提供了化合物合成的新路徑,且通常溫度、壓力等條件溫和,可降低生產成本。公司成功突破了發酵法生產D-泛解酸內酯技術,在β-丙氨酸酶法生產技術等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制備D-泛酸鈣的核心技術。
會上,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積極擴產進而帶動產品銷量,那么2023年業績是否會續創新高?
郭恒華認為,上述項目建成后,公司產品、技術也將從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維生素等擴充到生物基新材料單體,充分發揮公司已構建的合成生物平臺研發和生物制造能力,加速擴充公司產品矩陣,進一步打開公司業務增長空間,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抗風險能力,推動公司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長城證券研報表示,合成生物學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補充和顛覆,通過改造生物體作為高效細胞微工廠進行定向化、高效化、大規模化物質加工與轉化,為社會發展提供所需的工業商品,在能源、化工、材料等領域具有改變世界工業格局的潛力。
(編輯 白寶玉)
23:51 | 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以金融創新活... |
23:51 | 愛爾眼科:持續推進“1+8+N”戰略 |
23:51 | 天府文旅持續關注產業鏈優質資源 |
23:51 | 金博股份:不懼市場波動 經營要有... |
23:51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光伏... |
23:51 | 公牛集團傳統業務根基穩 新能源賽... |
23:51 | 松原安全再獲知名汽車制造商項目定... |
23:51 | “中式養生水”成飲料市場新風尚 ... |
23:51 | 重慶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 |
23:51 | AI浪潮推動 數據中心互聯應用愈發... |
23:51 | 康平科技擬1.98億元收購搜鹿電子 ... |
23:50 | 年內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離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