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今年上半年,由于煤炭需求不及預期,煤炭市場供需持續寬松,煤炭價格下行,煤炭企業普遍出現業績下滑。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國內A股煤炭行業(申萬一級)20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公司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行業下半年的供需格局和煤價走勢也因此備受關注。近日,國內動力煤龍頭企業兗礦能源在202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預計下半年國內、國際煤價維持在歷史較高水平,波動幅度會收窄。
原煤產量維持高位水平
綜合A股煤炭行業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報,上半年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穩中有進,優質煤炭產能持續有序釋放,煤炭供需總體平衡,整體呈現偏寬松的狀態。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生產原煤22.7億噸,同比下降1.7%。
卓創資訊分析師任慧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原煤產量同比雖有減少,但整體仍在高位水平,同時進口增量明顯,也有效保障了國內供應。”
從煤炭價格來看,以動力煤為例,上半年國內動力煤市場震蕩運行,整體經歷先跌后反彈過程。如根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山東地區Q50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上半年均價在803.22元/噸,較2023年同期下跌129.66元/噸,跌幅在13.9%,價格最低點出現在4月上旬。
任慧云說,上半年國內煤炭價格同比下滑,主要因為供需格局仍偏寬松影響,另外,需求跟進也有限,電廠庫存處在高位,非電行業僅保持剛需采購,難以對市場形成有利支撐。
從2020年以來,國內動力煤的價格波動也是比較明顯的,整體呈現先漲后降趨勢,從均價情況來看,2022年年均價為近5年以來最高值。
卓創資訊分析師趙麗對《證券日報》記者說,2020年至2022年,由于國內煤炭供需關系偏緊,國內煤炭價格在整體呈現上行趨勢,尤其2022年國內煤炭市場年均價創歷史最高值;而2023年后,國內煤炭供應量充足有保障,但用煤需求偏弱,國內煤炭市場供需關系趨于寬松,煤價整體承壓回落。
供需轉向平衡支撐煤價
展望下半年的國內、國際煤價走勢,多家公司和機構都認為,下半年國內用煤需求較上半年存在改善預期,因此煤價在需求端支撐下,或較上半年有所改善。
兗礦能源方面認為,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特別國債投放等一系列擴內需、穩增長措施顯效發力,煤炭主體能源和兜底作用更加凸顯。“當前煤價下降幅度趨緩,預計后期國內煤炭供需格局將由略顯寬松向平衡轉變。”
任慧云分析需求端的情況認為,從電力行業來看,下半年是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電力行業耗煤量將有所提升;非電行業方面,目前政策在積極引導房地產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進而將對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有一定利好,有望提升建材行業開工率,增加煤炭消耗量。
“整體來看,動力煤行業的需求增量有望保持在供應增量之上,這會對煤價形成較強的底部支撐,并存在帶動煤價上行的可能。”任慧云說,但考慮到各環節庫存高位等因素限制,預計煤價上行空間有限,下半年煤價或保持區間震蕩運行為主,波動幅度較上半年將有收窄,均價重心略高于上半年。
對于頭部企業來說,按照既有戰略維持穩定發展仍是今后重點。如兗礦能源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及其附屬公司商品煤產量達到6908萬噸,同比增加40.3%,并預計全年的商品煤產量可完成年初確定的生產目標,即達到1.4億噸以上。
“我們將堅持內涵式增長與外延式增長并舉,加快優質資源釋放,高質高效推進增量項目建設,規劃2024年至2025年建成萬福煤礦、五彩灣四號露天礦,3年內霍林河一號煤礦、曹四夭鉬礦、劉三圪旦煤礦、嘎魯圖煤礦陸續開工。”兗礦能源表示,若上述項目規劃如期完成,將新增煤炭產能4000萬噸以上,助力公司實現2021年12月制定的發展戰略綱要中提出的“力爭5年至10年原煤產量達到3億噸/年”的目標。
(編輯 上官夢露)
14:16 | 中建環能召開業績說明會:以技術創... |
14:15 | 5天3板!展鵬科技盤中漲停 互動平... |
14:00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助力北京首單股權... |
13:55 | 積分數據交易板塊上線 推動北數能... |
13:51 | 4月份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 |
13:41 | 最新宣布,5只A股被調入名單!股價... |
13:20 | 京東物流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
13:19 | 唐人神業績說明會明確戰略方向 打... |
13:19 | 2分鐘直掛漲停!“易中天”沖高,C... |
13:14 | 強勢領漲!603332,斬獲4連板! |
12:34 | 第四代博越L正式上市 重新定義10萬... |
11:49 | 長陽科技順利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