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6月15日,海通國際2021年度策略會在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正式開幕。本次策略會為期三天,除線下會場外,還開通了線上直播參會模式,邀請來自境內外的專家學者、業內意見領袖及領先企業代表,共同探討ESG與碳中和、創新醫藥、大消費和互聯網三大熱門議題,并對2021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向進行展望。本次策略會還包括多場優質企業及投資人的一對一會議及小組會議。
策略會首日以“ESG與碳中和”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線上線下的眾多境內外企業代表、投資者、權威第三方機構參會。在首日的主題演講環節中,與會嘉賓從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碳中和與產業創新、碳交易平臺、碳鋪集與商業化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及熱烈討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馬蔚華參與首日策略會并發表題為“海晏河清通時合變——碳中和目標下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馬蔚華通過介紹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引出碳中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為了促進碳中和的落地,首先要將可持續發展的“包容、公平、普惠”理念融入到碳中和目標中,這要求各國政府設計出合理的公共政策,加強政策指引,分配必要的資金資源,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數字科技的力量,助力碳核算、碳減排、碳追蹤等環節,以及碳相關產品的研發及應用。
針對綠色金融在碳中和目標下的角色,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共同主席、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圍繞“宏觀經濟、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發表了主題演講。馬駿指出,不參與碳中和,意味著錯過巨大的投資機遇。根據他的初步估算,未來30多年內,我國實現碳中和所需要的綠色低碳投資的規模約為500萬億元人民幣。如: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牽頭的《中國長期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研究》報告提出了四種情景構想,其中實現1.5℃目標導向轉型路徑,在能源領域當中需累計新增投資約138萬億元人民幣,超過每年GDP的2.5%;中國投資協會和落基山研究所的研究估計,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術和儲能技術等七個領域需要投資70萬億元。
曾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談判中國代表團談判專家,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導劉濱針對“碳中和愿景下的挑戰與機遇”發表演講,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將成為疫情后大國競爭、博弈和合作的重要領域,先進脫碳技術和產業能力將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對企業而言,能源和經濟深度脫碳化變革將改變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業態,從而影響企業競爭規則和核心競爭力。在面對新挑戰的同時,碳中和目標亦為企業帶來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及金融工具創新三大發展機遇。
策略會首日,海通國際還開展了ESG、清潔能源等相關行業的代表性企業與投資人的多場一對一會議及小組會議,充分發揮海通國際在ESG投融資等領域的資源優勢及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的專業能力,促進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良好溝通及深入了解。
(編輯 李波)
19:27 | 上海能源:第九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19:27 | 深圳新星:5月3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9:27 | 神宇股份:第六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19:27 | 圣達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 |
19:27 | 松煬資源: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19:27 | 桃李面包:第七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19:27 | 騰龍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19:27 | 維力醫療: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26 | 維維股份: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26 | 五洲特紙: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26 | 翔港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19:26 | 小方制藥: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