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由《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北京基金小鎮投資者教育基地、東方財富、第一創業證券聯合舉辦,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為支持單位的第七屆“5·15—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公益活動,于5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盛大開啟。
此次公益活動以“踐行‘三投資’,筑牢‘兩防范’”為主題,邀請了券商首席分析師、公益律師、上市公司代表等通過主題分享、圓桌討論的形式,為投資者們普及投資知識,倡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5月19日,“5·15—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公益活動走進上海,各市場參與主體代表齊聚東方財富投資者教育基地,與在場投資者進行分享交流。
證券日報內審委委員閆立良表示,證券日報作為經濟日報社主辦主管的一家具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資質的證券財經類專業媒體和央媒,成立至今二十多年來,承擔著資本市場的政策解讀,公司成長動態跟蹤報道、信息披露等重任,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見證者與重要參與者,也是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積極且堅定的倡導者。
證券日報內審委委員閆立良在現場發言 王燚輝/攝
“我們主辦的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活動,開展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閆立良表示,今天的議題是“提升投資者‘三權’意識”(知權、行權、維權)。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2024年發布的數據,我國投資者數量已超過2.2億戶,其中自然人投資者占比超過99%,中小投資者仍是市場絕對主體。如何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已成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今天不僅是一次知識普及活動,更是推動金融制度完善、強化市場信心的重要實踐。
“長期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在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閆立良表示,隨著市場逐步走向成熟,特別是在注冊制全面推行、退市制度優化、ESG理念不斷深化等改革背景下,投資者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要切實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參與感,我們仍面臨著三大現實課題。
閆立良介紹,首先是要破解信息不對稱,提升投資者信息獲取與理解能力。監管層持續強化信息披露制度,證券法等法律規章的修訂顯著提升了市場透明度,但實踐中仍存在信息表述晦澀、關鍵信息被稀釋等問題。復雜的專業術語和冗長的公告內容,導致中小投資者難以有效識別核心信息;少數市場主體利用信息優勢實施違規行為,直接損害投資者信任。
“這要求我們既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約束,更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服務,比如通過通俗化解讀、案例分析、常態化投教活動,幫助中小投資者穿透信息壁壘,有效運用知情權進行投資決策。”閆立良表示。
其次是要暢通參與渠道,保障投資者治理參與權利。閆立良提到,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依賴全體投資者的共同參與。中小投資者雖然持股比例較低,但作為市場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和長期參與者,其意見和訴求應當得到充分重視。
近年來,監管部門推動了股東大會網絡投票、中小股東單獨計票等機制,但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忽視中小股東意見的現象,甚至通過設置不合理門檻限制投資者參與。
“我們需要構建制度保障與理念引導并重的治理體系。一方面通過規則明確中小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具體路徑,另一方面引導上市公司樹立平等治理理念,確保股東大會成為多元主體充分溝通的平臺,使表決權、質詢權等成為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閆立良表示。
第三是要筑牢維權防線,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與難度。閆立良表示,面對市場違規行為,中小投資者常面臨維權渠道不清晰、流程復雜、成本較高等問題,有不少投資者對維權途徑和機制缺乏了解。“我們需要推動投資者保護從制度建設向服務落地延伸,通過公益法律服務下沉、投服中心線上線下協同、典型案例宣傳等方式,讓維權機制更加便捷可及,切實保障投資者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尋求救濟。”閆立良表示。
近年來,交易所、證券公司、媒體等市場參與方也在積極響應,在投資者教育、權益維護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閆立良介紹,比如,《證券日報》特別設立了“投資者保護”專欄,持續開展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活動,關注維權案例、解讀制度要點、傳播優秀經驗,這一系列舉措,也是希望通過媒體力量,在全社會營造出尊重投資者、服務投資者、保護投資者的良好氛圍。
“未來,證券日報將繼續堅持為投資者發聲,為資本市場建言獻策。我們也愿意與監管、市場各個參與主體、投資者們一道,推動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貢獻媒體力量。”閆立良表示。
(編輯 上官夢露)
23:51 | 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以金融創新活... |
23:51 | 愛爾眼科:持續推進“1+8+N”戰略 |
23:51 | 天府文旅持續關注產業鏈優質資源 |
23:51 | 金博股份:不懼市場波動 經營要有... |
23:51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光伏... |
23:51 | 公牛集團傳統業務根基穩 新能源賽... |
23:51 | 松原安全再獲知名汽車制造商項目定... |
23:51 | “中式養生水”成飲料市場新風尚 ... |
23:51 | 重慶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 |
23:51 | AI浪潮推動 數據中心互聯應用愈發... |
23:51 | 康平科技擬1.98億元收購搜鹿電子 ... |
23:50 | 年內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離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