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最近一些金融機構開啟了調研直播。深入一線調研本是基金經理、研究員了解產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以直播科普方式,讓投資者跟隨進行“沉浸式”探訪則屬于數字時代的創新舉措。
其實理財直播并不是新型理財方式,但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把“冷冰冰的數據和宣傳文案”變成“觸手可及的一條條生產線、一家家實業公司”,讓投資者聽得懂、看明白。
隨著理財直播的不斷探索,目前已有了曲線變化。理財直播自2020年興起并進入探索階段,至今已在機構端和投資者圈內有了較大的影響力,起初“帶貨”理財產品一度火熱,也曾出現過混亂無序現象,比如直播人員無資質、直播賬號主體混亂等問題。在經過監管部門出臺相關規范之后,理財直播逐漸向著有序而規范的方向發展;時至2021年,理財直播趨于為品牌營銷而服務,并有機構開始嘗試投資者教育領域;進入2022年,理財直播在發展中向投資者教育方向偏移。今年以來,大部分理財直播正在弱化“帶貨”模式,朝著投資者教育方向擴寬,而調研直播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
如今的理財直播內容正向精耕細作式轉變,大多數金融機構制定的直播內容已變為多元化的欄目,例如理財講座、聊天答題福利場等,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需理性看待的是,理財直播仍是一個新事物,投資者要正確認識可能存在的投資風險,認真了解金融產品或服務的重要信息和風險等級,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金融機構也需防范直播中可能隱藏的銷售誤導等風險,對專業資質及合規性仍不能放松。而直播平臺也應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只有金融機構、直播平臺、投資者等各市場主體合法有序參與,理財直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23:46 | 杰克股份:全力推進智能高端產品研... |
23:46 | 風范股份錨定海外市場 多元化布局... |
23:46 | 閏土股份穩固業務基本盤 不斷強化... |
23:46 | 政策持續落地企業加碼研發 腦機接... |
23:46 | 推進國際化戰略 沃爾核材擬赴港上... |
23:46 | 小羽毛撬動大市場:羽毛球產業如何... |
23:46 | 打好“三張牌” 促羽毛球產業健康... |
23:46 | 房企債務處置進程提速 行業邁向發... |
23:46 | 佰仁醫療董事長金磊:堅持原研創新... |
23:40 | 一季度41家財險公司車均保費環比下... |
23:40 | 多家金融機構落實監管要求披露助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