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縱觀券商業務發展方向,今年以來,傭金戰幾乎接近尾聲,券商營業部“跑馬圈地”速度放緩,投行業務顯現馬太效應,資管業務轉型初見成效,這些趨勢無不顯示券商經紀業務“一哥”地位正在被挑戰。
曾經,經紀業務收入占據了券商業績收入的“半邊天”,是當之無愧的券商業務“一哥”;而如今,《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券業協會公告數據統計發現,經紀業務只能與其他業務“平分秋色”,96家券商的平均經紀業務占比已下降到23%,領頭軍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占比更是降至11.92%,傳統經紀業務不再是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業務結構調整已顯成效,機構客戶比例增長明顯。
券商經紀業務收入
占比降至23%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證券公司會員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其中包括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例、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等多項經紀業務經營數據。
本報記者根據證券業協會公告數據統計發現,傳統經紀業務在券商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持續下降,已下降到23%,相較于2016年的27%,又下降了4個百分點。
從頭部券商經紀業務變化來看,2017年營業收入排在前十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中信建投。作為頭部券商,其經紀業務發展均有一個相同的趨勢,那就是經紀業務收入占比明顯下滑。
據本報記者統計,相較2016年,前十大券商2017年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平均下滑5個百分點,高于行業平均下滑水平。華泰證券下滑最為明顯,占比從30.39%下滑到18.46%,下滑11.93個百分點。其次是招商證券,占比下滑至26.82%,下滑了10.22個百分點。就連“營業部冠軍”中國銀河證券的經紀業務占比也有所下滑,從43.14%下降到38.23%。
值得關注的是,前五大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均低于23%的平均水平,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僅為11.92%,海通證券也僅為11.39%,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的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1.14%、18.16%、18.46%。
從96家券商的經紀業務整體情況來看,本報記者發現,也有部分券商目前的經紀業務占比仍高居不下。例如以互聯網證券戰略成功站穩腳跟的東方財富證券,其2017年證券經紀業務實現營收8.46億元,經紀業務占比持續增長,從52.22%上升至55.56%。
經紀業務占比達到40%以上的券商還有世紀證券、財富證券、財達證券和方正證券,占比分別達54.78%、43.95%、42.37%和42.23%。
機構客戶比例
增長明顯
此前,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曾發表明確觀點——券商轉型機構化為大勢所趨。中國股市機構化是未來長期趨勢這一觀點成為多方關注焦點。她表示:“中國股市至今僅30年歷史,投資者以散戶為主,而海外市場由機構投資者主導。我國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穩定在15%上下,未來上升空間巨大。”
目前有哪家券商在傳統經紀業務客戶結構中變化最快?本次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券商經營業績情況中,從公布的證券公司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例排名中可只知曉一二。
公告顯示,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比等于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凈收入除以證券經紀業務收入。記者了解到,這一指標雖不能完全體現券商在機構客戶投研服務的水平和價值,但可以直接說明的是,占比越高,該券商經紀業務中的機構客戶的占比可能越高。
從本次公開的數據顯示,95家券商的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比相差甚大,機構化程度水平有所不同。
2017年,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例最高的是華菁證券,占比達114.35%,華信證券和天風證券的占比超過60%,分別為66.11%和61.85%。占比超過30%的還有申港證券、川財證券、華創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
這樣的數據相比2016年來說,是有著質的飛躍。2016年,機構客戶投研服務收入占經紀業務收入比例高于60%的券商空缺,排名第一的華信證券的占比為59.6%,此外,還有川財證券、華創證券、興業證券和中金公司的占比超過30%。
整體來看,今年是各家券商轉換經紀業務盈利模式的一年,不難看出,財富管理發展的趨勢使越來越多的券商重視高凈值人群的資產投資管理和機構投研投入中去。未來券商經紀業務發展所向何處,值得市場繼續期待。
23:59 | 持續推進“全面擁抱AI”戰略 道通... |
23:59 | 船舶行業高景氣 中國動力半年報業... |
23:59 | 金嶺礦業戰略轉型成效顯現 預計上... |
23:59 | 實控人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 藍... |
23:59 | 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頻預喜 科技賽... |
23:58 | 探尋蜜雪集團供應鏈密碼:構建從田... |
23:58 | 國企并購重組持續活躍 優化資源配... |
23:58 | 外賣行業有序競爭才能共贏 |
23:58 | “科技+影視”加速融合 多家企業披... |
23:58 | 錨定長期回報量化策略賦能指數化投... |
23:58 | 多只QDII基金恢復申購 助力投資者... |
23:58 | 中證1000指數表現強勁 多家銀行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