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管圈后起之秀,期貨資管一路在摸索中曲折發展。經歷了去年的高速發展,今年以來期貨資管行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一些老問題仍在掣肘。
目前來看,投資能力、資本金不足是困擾行業發展的兩大痛點。盡管如此,業內人士對期貨資管的前景依然樂觀。
資產規模下滑
近日,中期協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共有129家期貨公司可以開展期貨資產管理業務,正常運作的資產管理計劃共1830只,凈資產規模3416.57億元,分別較上月環比增長1.67%、下降3.23%。其中,5月新增商品及衍生品類產品12只,規模3.65億元;存續商品及衍生品類產品594只,規模達336.5億元。
其中,期貨資管的規模增長出現明顯放緩。5月末的3416.57億元產品凈資產規模,較去年底3542.65億元下降3.56%;而在去年前5個月,期貨資管規模增長19.73%,去年全年的增幅更是達到了62.41%。
目前,期貨資管的體量依然較小,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5.67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期貨資管占比僅有2%。
從業內看,各家公司的期貨資管業務發展情況參差不齊。5月底,產品規模排名前十的期貨公司是中信期貨、中信建投期貨、弘業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海通期貨、光大期貨、興業期貨、東證期貨、方正中期期貨和建信期貨。其中,中信期貨期貨資管產品規模達到1175.34億,在業內占比超過34%,大幅領跑同業。另一方面,產品規模合計小于5億元的公司共67家,占比59.82%。
雖然管理規模有所下降,但期貨資管產品的業績還是有不少亮點。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今年以來在該平臺有業績記錄的274只期貨資管產品年內整體收益為-0.42%,其中146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占比為53.28%。部分產品表現突出,東亞期貨、道通期貨、金瑞期貨等公司產品上半年收益超過10%,有些甚至接近翻倍。
兩大關鍵痛點待突破
自2012年獲批算起,期貨資管業務已經開展近10年時間,業務發展并非一路坦途。目前來看,投資能力和資本金不足仍是困擾行業的兩大關鍵痛點。
“投資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人才是最突出的問題。大部分期貨公司的激勵空間有限,很難滿足成熟資管人才的要求,而現在做資管的平臺又很多,有些公司剛剛培養出來的新人,就被私募或其他大機構挖走了。當然,現在已經有頭部期貨公司在資管子公司推出更加靈活的機制,加大對核心人員激勵,在業務上也取得很好的效果,這是一個積極現象。”華東一家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在該期貨公司人士看來,資本金約束也是期貨資管業務發展緩慢原因之一。“開展期貨資管業務,監管部門對期貨公司的凈資本有較高要求,要快速提高業務規模,就必須大幅增加資本金,這對多數期貨公司而言并非易事,尤其是一些銀行系期貨公司。”
15:24 | 加速擴產增效 長華集團子公司2705... |
15:13 | 傲意科技宣布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 |
15:09 | 虎牙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15.1億... |
15:08 | 上峰水泥股權投資成果豐碩 累計收... |
15:07 | 牧原股份成功發行3億元科技創新債... |
15:07 | 陽光諾和與華為云正式簽約 共筑AI... |
15:06 | 諾誠健華2025年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 |
14:35 | 午后全板塊飄紅!13:15,601236漲... |
14:16 | 中建環能召開業績說明會:以技術創... |
14:15 | 5天3板!展鵬科技盤中漲停 互動平... |
14:00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助力北京首單股權... |
13:55 | 積分數據交易板塊上線 推動北數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