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周五,是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交投平淡,成交繼續萎縮,觀望情緒依然較濃。三大股指小幅低開,震蕩整理,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763.99點,微跌0.6%,深證成指報收10110.11點,跌幅達0.68%,創業板指跌幅達0.54%。兩市合計成交額達5723.4億元。
盤面上,農牧飼漁、食品飲料、醫療、醫藥、黃金等防御性行業漲幅居前,通訊、輸配電氣、軟件服務、券商信托、保險、電子元件、多元金融、工程建設等行業回調。
個股方面,1160只個股上漲,占比可交易個股總數的31.4%,2534只個股下跌。其中,兩市有62只個報收于漲停板。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大盤在糾結與徘徊中呈現出縮量震蕩格局,但是依然有部分個股逆市走強,表現搶眼。《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周五,有上海洗霸、海天味業、新希望、中潛股份、健帆生物、新諾威等6只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備受各方關注。
巨豐投顧認為,目前A股仍處于筑底過程中,但短期惡化的技術面周四得到修復。周五,外圍集體走好,原油價格暴漲,為A股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但從A股表現看,謹慎情緒仍占上風。總體看,多空雙方仍在拉鋸,底部構筑比較復雜,投資者仍需控制倉位,控制風險。中線繼續關注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確定性較強的板塊。
天風證券指出,本周市場呈現震蕩行情,海外疫情是影響市場的最大變量,4月可能是全球疫情的高峰。短期拐點無法預測,全球資本市場的沖擊還會持續,A股或將寬幅震蕩。但著眼于長期,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已經轉向經濟修復。A股整體的估值在全球范圍內相對偏低,指數下跌空間也較為有限,疊加流動性寬松,市場上結構性機會豐富。看好有政策托底的新能源汽車和消費板塊,電子產業鏈供需在預期調整之后有望迎來階段性回升,但長期前景隨全球經濟衰退而趨于保守。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明確提出,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的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對于投資價值的選擇,首先還是要看估值水平和成長性,今后中國經濟一定是消費主導,休閑娛樂、消費升級等。而經濟轉型過程中,高科技產業的成長性是最好的;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優勝劣汰是必然過程,在經濟結構轉型中形成的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比如像家電行業里的格力、海爾、美的已經是頭部企業了;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也在形成中;下一步,處在銷量下行中的汽車行業,一定會有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
(編輯 李波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