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任世碧
5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生物經濟四大重點發展領域:一是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二是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三是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四是順應“被動防御”轉向“主動保障”的新趨勢,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
受此影響,5月10日,生物經濟概念股表現活躍,其板塊整體上漲1.1%,跑贏上證指數(漲幅1.06%)。其中,雙塔食品漲幅居首,達到7.79%,山東赫達、歐林生物、萬向德農、嘉澳環保、王子新材等5只概念股漲幅也均逾5%。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生物經濟涵蓋了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眾多領域,是具有創新活力、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經濟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大、壁壘高和利潤豐厚等特點,其市場規模將是信息經濟的10倍以上,市場有望快速發展。目前,國內新一代生物經濟處于起步階段,成長和風險并存,這個階段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會相對較大。綜合起來生物經濟板塊當前更多是主題性機會,政策傾向、資金動向和市場情緒是相關子板塊和個股表現的主要推動因素。”
事實上,不少省份已下發相關文件,積極推動生物經濟發展,多數均已給定產業發展量化指標。今年3月30日,黑龍江省出臺《黑龍江省“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和《黑龍江省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經濟總規模將達到4200億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0%。2021年11月份,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北省生物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生物服務業等生物核心產業規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礎上實現翻番,總規模突破6500億元。2021年8月份,云南省發布的《云南省“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生物經濟成為云南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華安證券行業策略分析師尹沿技、王強峰認為,多元化的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將進一步流向綠色生物產業,產生萬億級別市場繁榮,推動新一代生物經濟發展壯大。生物經濟將在人類健康、綠色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安全等方面形成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生物經濟板塊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業績改善明顯。同花順數據顯示,在52家生物經濟板塊上市公司中,35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七成。其中,有11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聰明錢”也開始布局部分生物經濟概念股。統計顯示,截至5月9日,有32只生物經濟概念股獲北向資金持倉,合計持股數量10.12億股。其中,包括萬華化學、恒逸石化、新安股份、泰達股份、華電國際、中糧科技、山東赫達、碩世生物、隆平高科等在內的11只概念股5月份以來贏得北向資金加倉,值得期待。
對于生物經濟細分賽道的投資機會,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目前,前景頗為看好的生物經濟產業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四大領域。在生物醫藥領域方面,未來主要方向是多聯多價疫苗和靶向生物藥,這些高技術壁壘的行業將逐漸成為生物醫藥的主導,建議關注疫苗賽道,尤其是RNA疫苗、靶向生物藥,腫瘤的單抗等靶向藥;生物農業領域的方向是生態化農業,將進一步優化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提升農產品品質,建議關注生態農業:主要是有機肥料和環保農藥等龍頭企業;生物能源領域的核心是生物質能源,促進生態回收利用,建議關注乙醇、生物柴油等細分賽道龍頭企業;生物環保領域的發展方向是生物安全治理體系,建議關注農廢處理賽道龍頭品種。”
表:5月10日股價實現上漲且獲大單資金追捧的生物經濟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趙子強)
11:54 | 以利他共贏實現和合共生 珠海萬達... |
11:28 | 受益“雙題材”概念!603332,12天... |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