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張文湘
3月14日,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想汽車”)發布業績情況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全年交付量首次突破50萬輛,也創下中國豪華汽車品牌最快達成百萬輛累計交付的紀錄。但受產品結構調整及研發投入加大影響,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
對于業績表現,理想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想表示:“2024年,理想汽車的智能駕駛方案已經基于全棧自研的端到端+VLM雙系統技術架構,實現了全場景的端到端智駕能力。2025年,我們還將推出下一代智能駕駛技術架構和全新的純電車型。”
2024年,理想汽車實現總收入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全年汽車交付量達50.05萬輛,同比增長33.1%,穩居中國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榜首。然而,凈利潤同比下降31.9%至80.45億元,主要受車輛毛利率下滑、研發及銷售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
其中,第四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達15.87萬輛,同比增長20.4%,帶動季度收入創443億元新高,同比增長6.1%。但車輛毛利率從2023年同期的22.7%降至19.7%,全年車輛毛利率亦下降1.7個百分點至19.8%。公司解釋稱,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產品組合變化及定價策略調整,部分被成本優化抵消。
理想汽車首席財務官李鐵表示:“2024年全年凈利潤達到80億元,并取得了159億元的經營現金流。截至2024年末的現金儲備達到1128億元。為未來增長提供充足彈藥。”
2024年,理想汽車通過推出MEGA旗艦MPV及L6五座豪華SUV,形成覆蓋20萬至60萬元價格區間的五款車型矩陣。其中,L7、L8、L9三款車型全年累計交付均超20萬輛,L6上市9個月交付19.2萬輛,MEGA則成為50萬元以上新能源MPV銷量冠軍。公司全年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的市占率提升至15.3%,用戶基盤擴大至113萬輛。
2024年,理想汽車研發投入達111億元,占收入總額7.7%。智能駕駛領域實現重大突破:7月推出全國可用的無圖導航輔助駕駛(NOA),10月發布基于端到端(E2E)和視覺語言模型(VLM)的雙系統智駕方案,11月份上線“車位到車位”一鍵智駕功能,覆蓋100%日常場景。全年通過19次OTA升級新增功能310項,優化體驗324項,智能助手“理想同學”的交互能力顯著提升。
理想汽車通過“共創”模式與合作伙伴在空氣彈簧、域控制器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供應鏈數字化系統(如MMDS)提升來料品質并降低綜合成本。常州、北京兩大智能制造基地采用高度自動化產線,自研Li-MOS生產管理系統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
截至2024年底,理想超充站增至1727座,合作第三方超充站達3018座,建成國內車企最大高速超充網絡。銷售及服務網絡覆蓋150個城市的502家零售中心和225個城市的478家售后網點。海外市場方面,哈薩克斯坦、迪拜、烏茲別克斯坦設立直營服務中心,2025年1月德國慕尼黑研發中心正式成立,加速技術預研與全球化戰略。
2025年,理想汽車計劃發布純電SUV,升級現有車型,匹配超充網絡建設;持續投入端到端智駕、智能空間系統研發,提升用戶體驗;加大出海力度,探索歐洲、中東等市場機會。
對于今年業績情況,理想汽車信心滿滿。據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汽車交付量為8.8萬輛至9.3萬輛,同比增長9.5%至15.7%;實現收入234億元至247億元,同比或小幅下滑。有汽車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理想汽車需在維持高端定位與成本控制間取得平衡,智能化成果的商業化轉化將成為關鍵增長引擎。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轉型的下半場,理想汽車以技術自研與用戶需求雙輪驅動,展現出頭部企業的戰略定力。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理想汽車短期盈利承壓,其百萬輛交付基盤、扎實的研發儲備與全球化視野,為長期價值增長奠定基礎。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持續盈利能力,將是下一階段的核心命題。”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