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動力電池回收“正規軍”有望再擴容。
11月16日晚間,工信部就擬公告的符合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四批)公開征求意見,本批次白名單企業共計41家。
如果此次公示通過,加上此前已發布的三批名單,國內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將超80家。
同時,進入11月后,碳酸鋰價格創下60萬元/噸的價格新高,鋰資源的稀缺性再次凸顯,加速動力電池回收也更為迫切。
“電池回收產業不斷有優質企業涌入并不意外,進入白名單有比較嚴苛的準入門檻,包括設備、工藝、技術、場地、人員,不是一下就能進入。”萬創投行創始合伙人段志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白名單擴容勢在必行。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都表示,隨著更多的企業進入白名單,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更加規范。在鋰資源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下,加快鋰材料回收利用愈發重要。
多家上市公司下屬企業上榜
2018年9月,工信部發布首批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白名單,寧德時代旗下邦普循環、華友鈷業旗下華友鈷新材料、格林美旗下格林美新材料等5家公司上榜。
在隨后的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工信部又相繼發布了第二批次22家、第三批次20家白名單企業。
公示信息顯示,第四批動力電池綜合利用企業名單共包含17省市41家企業,從區域分布看,江西、湖南上榜數量最多,均為5家,其次為廣東,上榜數量為4家。
具體來看,天津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由格林美(武漢)動力電池回收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江蘇華友能源科技公司為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湖南邦普汽車循環有限公司母公司為邦普循環。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寧德時代、格林美、華友鈷業、南都電源、旺能環境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下屬企業進入了此次白名單。
對此,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動力電池分析師王學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白名單擴容意味著更多的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符合規范條件,市場運作將更加規范。
實際上,上述這些上市公司已經在動力電池回收產業不斷發力。
11月14日,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2022年高工鋰電年會上表示,寧德時代旗下邦普循環已經建設電池回收網點221個,2021年回收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全國占比50%,排名穩居第一。
據悉,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營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等。寧德時代持股52.87%,為第一大股東。
此外,博世科近日的公告也顯示,與華友鈷業的全資子公司廣西華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新能源電池材料回收利用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新能源電池回收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隨著白名單企業的增多,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將更加規范。
“動力電池產業本身所具備的技術更迭未來也會繼續優化,與之相對應的電池回收產業處于爆發前夜,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更多的參與者來為行業添磚加瓦。”段志強進一步表示。
鋰價高企電池回收亟須發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增加,退役的動力電池也越來越多,動力電池回收迫在眉睫。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今年1月至9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達372.1GWh,同比增長176.2%。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則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137.4GWh,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容量將達到96萬噸。
寧德時代有關人士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動力電池裝機量也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而持續走高,未來電池回收處置需求將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以來,碳酸鋰價格創新高、鋰礦海外開發受阻等多個因素疊加導致鋰資源短缺的矛盾愈發突出。
光大證券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回收端的鋰占供給的比例不斷提升,鋰電回收作為“城市礦山”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動力電池回收有助于緩解鋰資源區域約束、鋰價格因素掣肘。
在這樣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回收亟須進一步加速。
格林美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長期來看原料大部分將來自于回收端,而原礦資源僅僅是補充。在現階段必須布局礦產資源,以滿足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而未來的重點在于回收,這也是公司的優勢,也是公司的長期規劃。公司計劃到2026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達到30萬噸的規模。
不僅僅是格林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持有相同觀點。
曾毓群曾表示,寧德時代正在加強電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因為電池里面絕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重復進行利用的。到2035年后,寧德時代循環利用退役電池中的材料就可以滿足很大一部分市場需求。
這意味著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動力電池回收所能發揮的作用巨大,而這也是眾多企業在現階段紛紛涌入這個千億藍海市場的重要原因。
對此,段志強還表示,隨著技術、規模、供應鏈體系以及相關的資源不斷疊加在優質的產業和企業中,使這些企業能夠有能力、有資源去進行更多的技術研發,最終有望實現整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多鋰材料的循環利用。
(編輯 白寶玉)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