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君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公開披露的寵物賽道投融資近50起,主要集中在寵物醫療、寵物食品、寵物清潔美容和寵物用品領域。其中,近三成融資系寵物食品生產商/銷售商,寵物食品也是寵物行業市場占比最大的細分賽道。資本相繼入局的同時,寵物食品安全問題仍是“它經濟”背后的痛點。
《證券日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寵物食品”發現,截至11月21日,平臺共有748條相關投訴,投訴問題包含寵物糧變質等。
行業入局者眾
《2022年-2023年我國寵物產業發展及消費者調研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達4936億元,同比增長25.2%,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8114億元。
巨大的市場規模下,寵物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愈來愈多,2022年有望達到歷年最高。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8月底,國內新增寵物相關注冊企業已高達56萬余家。僅在注冊高峰期的6月份,單月注冊企業就近9.4萬家,合計每天注冊企業3000余家,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新增注冊企業。
寵物行業主要包括寵物飼養交易、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服務等一系列鏈條,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寵物食品,產業鏈下游主要是寵物醫療。其中,寵物食品憑借剛需、高頻、高復購的屬性,成為寵物行業最重要的市場。《2021年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寵物食品是最大的細分市場,占比約51.5%。
在此背景下,伊利股份、益客食品等也開始跨界入局,在寵物食品賽道發力。其中,今年5月份,伊利股份進軍寵物糧領域,產品于今年面市,屬于定制寵物糧。益客食品則與帥克寵物在原材料采購、原材料粗加工以及寵物食品研發等領域開展深入的戰略合作,后者在頻頻拿到融資后,目前已經啟動IPO。
“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處于初級階段,增長前景非常廣闊,這是吸引多企業跨界入局的重要原因。”九德定位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寵物食品市場規模和增速潛力大,短時間內還不會遇到瓶頸。
根據Euromonitor數據,預計2022年規模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達541.81億元,之后將維持11%-15%的年增速,2026年市場規模達886.52億元。
寵物食品安全亂象頻現
安信證券研究報告稱,寵物食品行業是最大細分市場,有望最先受益寵物經濟崛起。短期看,疫情催化了人們陪伴需求,海外寵物市場逆勢增長,疊加今年以來匯率變動,利好寵物食品出口,中長期來看,國內寵物市場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早期以海外代工為主的龍頭企業開始將發展重心轉向國內自有品牌建設。
不過,我國寵物食品行業仍面臨行業質量標準剛性要求不足、食安等問題。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投訴也屢見不鮮。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11月21日,平臺共有748條寵物食品相關投訴,投訴問題包含寵物糧變質等。
今年以來,多個品牌因寵物食品安全問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今年5月份,#近百只貓咪疑似因食用某品牌貓糧后死亡#、#曝信元發育寶貓糧致230只貓中毒#登上熱搜,引發大量網民關注。
“寵物承載了人們更多情感,在寵物數量和寵物功能變化的背景下,養寵觀念已從過去的‘吃飽就好’轉變為‘食品+用品+醫護’全方位發展模式。”艾媒咨詢創始人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養寵人士對寵物呵護備至,對寵物食品的品質、營養、安全等問題尤為重視。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食品安全對于寵物而言尤為重要,中國消費者對寵物相關專業知識較為欠缺,這就對整個寵物食品企業的食品安全問題提出更嚴峻的挑戰。“除了寵物食品安全問題,寵物食品行業還存在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一行業痛點,打造可把控、可溯源的全鏈路寵物供應鏈勢在必行。”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宗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寵物食品行業一是專業人才欠缺,寵物營養的科技研發投入不足;二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各個生產環節有待進一步規范;三是準入門檻低,中低端產品貼牌現象泛濫,未來需要行業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