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4月17日,統計局召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在進出口方面,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65742億元,同比下降6.4%。出口33363億元,下降11.4%;進口32380億元,下降0.7%。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983億元。
其中,3月份進出口總額24459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出口12927億元,下降3.5%;進口11532億元,增長2.4%,其中一般貿易進口增長4.0%。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6.4%,好于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1月份至3月份疫情對于中國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供給側,延遲復工導致中國短期供給能力下降,隨著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供給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同時,考慮到訂單調整有一定的滯后性,3月份復工復產后,有一部分訂單的補償性生產,使得3月份出口環比降幅有所收窄??傮w來看,一季度出口對于GDP的沖擊有限,考慮到海外疫情在3月中下旬快速蔓延,海外需求萎縮對于中國出口訂單的滯后影響將體現在二季度,預計未來出口增速仍不樂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凈出口對GDP的影響看,一季度出口增速下降對GDP增長形成拖累,但這種拖累程度并不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東盟以1154.1億元的優勢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1%。
劉哲認為,一季度出口的區域結構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第一,產業鏈分工和國際合作的變化趨勢。近年來,我國與東盟國家在原材料、中間產品的合作不斷加強,對東盟國家的進出口呈現出穩健提升的態勢,貿易的區域平衡性逐步加強;第二,統計口徑的變化。英國脫歐之后使得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額有所下降,東盟的相對貿易額有所上升;第三,中國與歐盟的貿易更多的受到消費和需求的直接影響,而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更多的體現在供給端,受到的疫情影響相對滯后于需求側。
關于全年的外貿走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蔓延,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必然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沖擊,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開始逐步顯現,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容低估。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的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頂住內外部壓力,主動作為,發揮外貿產業潛力足、競爭力強的優勢,引導企業創新發展、化危為機。進一步狠抓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落實,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幫扶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保市場、保訂單,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