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9日20時已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4500家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79%,兩年平均增長13.13%(與2019年同期同范圍相比,下同);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27.72%,兩年平均增長11.38%。
作為中國經濟的堅強脊梁、半壁江山,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增長潛力。進入第四季度沖刺階段,它們有望為中國經濟全年答卷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整體重拾增長態勢
同比、跨期均表現良好
進入后疫情時期,中國經濟迅速呈現向好態勢。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上市公司群體更是韌性十足,今年重回增長通道,不僅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長,而且較2019年同期也實現了高達22.75%的凈利潤大跨越(可比公司,下同)。
據上海證券報資訊統計,前三季度,4500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4.83萬億元,同比增長22.79%,較2019年增長26.25%;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49萬億元,同比增長27.72%,較2019年增長22.75%;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3.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07%,較2019年增長61.25%。
剔除金融類企業、“兩桶油”后,A股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4.96萬億元,同比增長25.45%,較2019年增長33.56%;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9萬億元,同比增長32.13%,較2019年增長33.45%。非金融類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4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4%,較2019年增長38.27%。
第三季度,4500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5.39萬億元,環比下降1.29%,同比增長18.23%,較2019年同期增長27.44%;合計歸母凈利潤1.1萬億元,環比下降12.09%,同比增長0.71%,較2019年同期增長22.52%。
剔除金融類企業、“兩桶油”后,A股公司第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29%,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3.31%;合計歸母凈利潤6613.78億元,環比下降17.27%,同比增長3.87%,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8.13%。
跨期高增長來自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韌性。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傳統搭臺新興唱戲
產業結構優化激發活力
前三季度,28個申萬行業全部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其中鋼鐵行業當期營收同比增幅超過50%。除了計算機、公用事業、房地產、綜合、農林牧漁之外,23個行業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休閑服務、交通運輸、有色金屬、鋼鐵、采掘、化工當期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
從絕對值來看,有色、采掘等行業成為了業績增長的主力軍。紫金礦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89.76億元,同比增長29.55%;實現歸母凈利潤113.02億元,同比增長147.19%,凈利潤增幅遠超營收。中國神華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29.49億元,同比增長40.24%;實現歸母凈利潤407.51億元,同比增長21.42%。
與之類似的還有化工、鋼鐵等行業。在化工板塊,萬華化學等一批龍頭公司表現出彩,在高基數上實現了高增長。鋼鐵行業盡管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但前三季度整體依然增勢較好。例如,寶鋼股份前三季度實現合計歸母凈利潤215.9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74.53%。
傳統產業亮點頻出,新興產業同樣增勢兇猛。電子行業前三季度實現合計營業收入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8.64%;實現合計歸母凈利潤1388.55億元,同比增長67.98%。火熱的電氣設備行業實現合計營業收入1.14萬億元,同比增長32.52%;實現合計歸母凈利潤805.84億元,同比增長25.26%。
有人歡喜有人憂。前三季度,農林牧漁行業實現合計營業收入7508.13億元,同比增長22.41%;實現合計歸母凈利潤-39.30億元,同比下降105.95%;房地產行業實現合計營業收入1.87萬億元,同比增長22.63%;實現合計歸母凈利潤871.28億元,同比下降29.52%。
傳統搭臺,新興唱戲。優化升級的產業結構、熱度不減的創新活力、不斷厚植的經濟新動能,A股公司三季報中透露的這些亮點令人欣喜。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有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23:47 | 負極材料賽道上市公司應三方面入手... |
23:47 | 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何以躋... |
23:47 | 皓元醫藥總經理鄭保富:抓住ADC賽... |
23:47 | 55家上市公司預告 上半年業績醫藥... |
23:47 | 高溫來襲保供電 上市公司“風光水... |
23:46 | 丙烯衍生品上市交易在即 將有效填... |
23:46 | 上半年私募證券基金備案產品5461只... |
23:46 | 12家中資券商入選港交所綜合基金平... |
23:46 |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試評價... |
23:46 | 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 公募基金管... |
23:46 | 金融落子 黃土生“金” |
23:46 | 金融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樣本:小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