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見習記者 毛藝融
5月10日至14日,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專業服務行業的唯一代表,以“堅守誠信之本服務國家建設”為主題,參加在上海舉辦的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
在展館現場,《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展區內一副超大的算盤和一面數字智能大屏吸引著打卡者的目光。據現場講解員介紹,這代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過去與未來。2023年,全國92%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建成了審計作業系統,76%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建成了內部管理和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注冊會計師行業
首次參加活動
此次展會期間,5月11日上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舉辦行業品牌宣傳活動。
中注協會長趙鳴驥表示,注冊會計師行業始終高度重視行業品牌建設工作。品牌建設是引領會計師事務所整合資源、塑造專業形象、實現價值提升、有效開拓市場等的重要抓手。今年,注冊會計師行業首次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這既是社會各界對行業品牌建設工作的認可,更對行業進一步提升社會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提出更高要求。中注協組織行業參加此次活動,有利于向社會各界正面宣傳行業形象,展示注冊會計師行業品牌建設成就。今后,全行業將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社會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型事務所,以品牌促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專業力量。
本次注冊會計師行業中國品牌日活動展示內容包括開篇、行業形象展和事務所品牌展三部分。行業形象展向社會各界全方位展示行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及服務國家建設方面的價值與貢獻。事務所品牌展分別從行業發展歷程、服務資本市場、數字賦能、走向國際等方面進一步展示會計師事務所品牌形象。
國內四家會計師事務所
共同參展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會計師事務所切實履行市場監督職責,在審計鑒證、會計咨詢等方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有單位會員(會計師事務所)10665家(包括分所);執業會員(注冊會計師)102017人,非執業會員262514人;全行業從業人員超過40萬。
此次展會上,天健、容誠、立信、信永中和四家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參展。
立信以“數字科技賦能”為主題,攜旗下多款數字化產品精彩亮相。立信創新引領數字科技賦能,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和執業質量。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立信在本屆中國品牌日的定位是“前沿的、數字化的、高科技賦能的”,老字號也要激發創新活力,擔當新使命。立信想通過此次展覽的機會,讓社會公眾對立信乃至整個會計師行業的“數字科技賦能”有更加生動和直觀地了解。
容誠以“護航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主題,展現在資本市場服務領域的卓越實力。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肖厚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環節之一。作為社會監督的重要一環,注冊會計師需要發揮專業優勢,承擔起自己應盡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以事務所一體化建設為基礎,以標準化、信息化為主要抓手,恪守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塑造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著力實現自身的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通過堅持不懈苦練內功,不斷提升服務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經濟建設的能力,切實當好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和促進者。
天健的主題是“行業發展歷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王國海表示,品牌是市場競爭的高級形態,是事務所文化理念、誠信水平、專業能力、執業質量、口碑聲譽等綜合實力的集中外在體現。展望未來,我們將倍加珍惜自身品牌聲譽,不斷提升規范化執業、專業化發展、一體化管理、數字化賦能、國際化服務的建設水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打造“百年天健、百億天健”的一流強所貢獻更多來自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天健力量”。
信永中和以“走向國際”為主題,展示自身品牌的國際化演進、國際網絡分布等有關方面的發展和成就。信永中和首席合伙人譚小青表示,信永中和目前已覆蓋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涵蓋審計、稅務、并購、咨詢4大業務板塊的國際專業服務,助力客戶實現跨境業務增長與戰略發展。未來,信永中和將致力于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奮力踐行“中國品牌、世界共享”的使命。
(編輯 屈珂薇)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