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據公開數據統計,2022年至今,滬市中小微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ABS)已累計發行超過5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ABS在為上千萬家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持,注入強勁動能的同時,充分彰顯了資本市場以金融活水服務中小微企業,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的堅定決心。
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精準匹配中小微企業融資特征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源泉,在稅收貢獻、就業保障、創新驅動和產業鏈協同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多次會議發文強調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不同于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多呈現“短、小、頻、急”的特征,ABS能夠高效募集資金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中小微企業群體廣,與ABS大數定律實現風險分散的產品設計相契合。
“從實踐來看,ABS產品是適應和匹配中小微企業融資特征、引導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至普惠金融領域的有效工具。”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債券業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以“遠惠系列-2024遠東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期ABS”為例,這只ABS發行規模21.08億元,支持約1千戶中小微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生產經營必備的設備。
又比如“京東科技盛采1號第6期ABS”,發行規模5億元,支持約1千戶中小微企業開展采購業務,服務產業鏈協同和供應鏈穩定。中小微企業戶均貸款金額多分布在1萬元至100萬元之間,每發行千億規模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ABS即可支持10萬至1000萬戶小微企業的融資,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規模效應顯著。
擴面增類可盤活資產類型
提升普惠金融效能
2025年3月份,上海證券交易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動方案》,多措并舉加強對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豐富普惠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供給,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
舉例來看,“杭州未來科技城知識產權第2期ABS(專精特新)”,支持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通過持有的大數據、人機交互、工業互聯網安全等前沿領域知識產權獲得了融資。
“中鐵資本保理工瑞”系列ABS,則由中國中鐵發揮自身資信優勢,組織中小微供應商以其對中國中鐵成員單位的應收賬款開展融資,較傳統保理融資而言,提效降本效果明顯。“美團生意貸”系列小微企業ABS由美團面向入駐平臺的商家提供周轉資金,滿足開新店、店鋪裝修、購買新設備、采購原材料等經營需要,美團再通過ABS盤活資產、獲取再投放的資金,并可將資本市場的低成本讓利于生意貸投放。
“ABS既可以直接盤活中小微企業持有的各類經營性資產,也可以通過盤活金融機構投放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間接為普惠金融注入活水,還為投資者提供投資產品,對提升普惠金融效能可說是一舉三得。”一位市場資深觀察人士告訴記者。
中小微企業ABS表現穩健
一級認購和二級交易雙活躍
近年來,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ABS產品風險持續穩健,進一步驗證了ABS產品分層設計理念與風險分散機制的有效性。
“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ABS穿越經濟周期,充分反映了中小微企業所具有的經營活力與韌性;投資者對該類ABS的認可度近年來也逐步提升。”一位債券市場資深研究員說。
從一級發行來看,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ABS融資成本逐年降低。據Wind數據,2022年,美團小微類型ABS產品的優先級加權利率約為3.20%,至2024年已逐漸下降2.40%左右。京東小微類型ABS產品的優先級加權利率則從2022年的3.40%左右,逐漸下降至2024年的2.30%左右。
二級市場成交方面,該類產品呈現出良好的流動性。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以來,該類產品累計成交金額超千億元,市場交易的日益踴躍,吸引了更多投資機構參與認購,推動形成投融資的良性循環。
“上交所將繼續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精準對接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多措并舉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上交所債券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上交所將持續強化產品宣介,幫助中小微企業更深更好地了解、運用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強投融對接,開展形式多樣、功能豐富的債券發行人路演活動,提高融資效率,引導市場機構將資源向普惠金融服務傾斜;積極培育多元投資者,建立健全做市機制,進一步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編輯 郭之宸)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