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產創新藥的扶持政策還存在政策碎片化、管理分散化的問題,建議完善與優化國產自主創新藥物相關扶持政策。貝達藥業一直致力于中國自主創新藥的研發,經歷過早期創業的艱辛,并成長為首家登陸創業板的創新藥研發企業。希望創業板各項改革舉措能盡快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早日打造成國際領先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推動上市公司更好地釋放創新動能。
優化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
中國證券報:醫藥企業應如何提升新藥自主研發能力和水平?
丁列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的。要切實降低人民群眾的藥費負擔,滿足老百姓的醫療需求,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打破進口藥的壟斷,真正把醫療衛生戰略安全、百姓看病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存在一些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因素,例如國產新藥審評審批速度跟不上產業發展需要,創新藥進入市場存在諸多瓶頸,人才和資本也都有待加強等。還應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解決新藥批準上市后如何快速進入醫保和醫院的問題,從而激發藥企創新的原動力。
相關部門對國產創新藥的扶持還存在政策碎片化、管理分散化的問題,應完善與優化國產自主創新藥物相關扶持政策。為避免國外技術和產品壟斷,應大力鼓勵加速發展本土創新藥、首仿藥,創建一個自主創新的良好生態環境,提高創新型企業的積極性,加快國際前沿創新技術引入中國,最終建立一個具有獨立自主創新能力的國產創新藥企業梯隊。建議與國家癌癥攻堅行動統籌起來,從國家專項支持、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專利保護、審評審批等,全方位出臺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綱要,確立各部門的目標、責任和權力。
借力資本市場實現騰飛
中國證券報:在借力資本市場方面,公司近年來實現了哪些突破?
丁列明:從貝達藥業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對于企業發展的重大影響,從資金、人才集聚、產品品牌、企業形象到未來發展,應該說,創業板上市為貝達藥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安上了創新的引擎。
業績實現了大幅度提升,屢創新高。上市當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2019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超15億元、凈利潤超2億元;凱美納銷售再創歷史新高,連續四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公司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上市后,我們根據上市公司要求,積極向其他上市公司學習,逐步建立起了規范和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化企業制度,企業規范化運作水平不斷提高,為未來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公司榮獲上市公司金牛獎等獎項。
公司新藥研發進入快車道。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我們創新驅動的道路越走越寬,建立起了國內領先完整的新藥研發體系,研發人員達400多人,在研項目超過30項,進入臨床階段的有12項,其中4項已經進入最后的三期臨床研究階段。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