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已經收官,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冷淡,無論是產品數量還是規模,新基金發行均大幅萎縮。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的整體發行比例卻有大幅提升,是基金發行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
持有期基金即申購基金后必須持有一定期限后才能贖回,不同時間買入的份額會逐筆鎖定,國內該類基金的產品形式最早出現在2018年,目的是培養投資者長期持有的習慣。從國內公募基金發行的持有期產品來看,持有周期長則有7年,短則有7天,一年持有周期的產品居多。
近期不少知名基金經理掌管的持有期產品開啟發行,如易方達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基金首發募集規模已超60億元,該持有期基金有望成為今年發行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基金。整體來看,今年發行規模居前的主動權益基金多數為持有期基金。
持有期基金發行火熱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顯示,截至7月1日,今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發行規模475.88億元,而主動權益基金的年內整體發行規模才1017.71億元,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規模占據了主動權益新產品發行的半壁江山,而2021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的發行規模占比不足三成。持有期基金的發行已然成了今年主動權益基金發行的主要模式。
從已成立基金的發行規模來看,今年主動權益基金銷量前十的基金中,有八席是持有期基金,如興證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A和廣發瑞譽一年持有A等,這些基金多數于今年1月份成立。
近期,也有不少知名基金經理選擇發行持有期產品,如鄭澄然掌管的廣發成長動力三年持有A、陳皓掌管的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A、李化松掌管的平安均衡成長2年持有A、付娟掌管的申萬菱信嘉樂兩年持有均處于發行階段,李文賓掌管的萬家匠心致遠一年持有A、施成掌管的國投瑞銀產業轉型一年持有A也將于本月開啟發行。
業績表現首尾差異大
第一只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于2018年,三年多的時間里,表現最好的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累計回報73%,表現最差的是一只成立于2020年底的基金,累計虧損31.13%,首尾相差104%。
首只三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不足三年,也就是說,所有三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的投資者目前均處于鎖定期。其中表現最好的是謝治宇的興全社會價值三年持有、王培的中歐啟航三年持有期A和鄒唯的匯安泓陽三年持有,累計回報分別為60.3%、36.35%和36.31%,鄔傳雁的泓德豐潤三年持有、王健的中歐嘉和三年持有期A、張坤的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以及何帥的交銀瑞和三年持有累計回報均超10%。
此外,10只發行于2021年股指高位的三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則累計虧損超10%。
近期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銷售火爆,離不開其今年優異的回報。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顯示,截至7月1日,今年成立的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中85%收獲正回報,如泰達宏利景氣智選18個月持有A上漲28.97%、鵬揚產業趨勢一年持有A上漲17.23%、國投瑞銀產業升級兩年持有A上漲16.37%、交銀瑞和三年持有上漲15.41%,虧損最大的一只產品成立于今年1月份,成立至今虧損5.62%。
持有期屆滿的一年期產品,盡管今年以來平均收益仍為負,但有70%收獲了成立以來正回報。三年期產品方面,目前30只完成首個運作周期的基金,成立至今全部實現了正收益,其中處于高位的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與東方紅睿陽三年定開,成立至今收益均超256%。
“高配基金經理”
持有期基金受歡迎
證監會今年4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及鼓勵行業機構開發各類具有鎖定期、服務投資者生命周期的基金產品。
無論是監管層還是基金公司,都希望通過發行設定持有期的產品鎖定投資者的持有周期,引導投資者由短線投資轉向長期投資,讓投資者真正體驗到長期投資的價值所在。
國投瑞銀產業轉型一年持有A擬任基金經理施成表示,通過對其管理產品的歷史表現進行統計,從滾動收益來看,一年以上的收益比較好,而國內很多投資者往往因持有時間過短,而未能享受到基金產品較高收益,所以設置持有期的產品,以便讓投資者有相對好的持有體驗,避免出現高買低賣的情況。設置持有期,投資者在買的時候也會更謹慎,目的是讓投資者回避在恐慌或沖動的時候賣出。
廣發成長動力三年持有A擬任基金經理鄭澄然也表示,三年持有期基金更有利于基金經理制定中長期投資策略,希望在成長性行業中追求確定性比較強的機會。
除了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外,持有期基金產品基金經理的“高配”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大賣點。
設置持有期的基金產品鎖定持有周期,只有通過配置優秀的基金經理才能吸引投資者信賴。如劉格菘管理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A、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和蕭楠管理的易方達高質量嚴選三年持有管理規模均超百億,這些鎖定2-3年的產品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擁躉主要是出于對基金經理的信任。
掌管持有期基金產品的知名基金經理還有馮明遠、鄔傳雁、張坤、錢睿南、楊銳文等。
18:04 | 2024年廣發證券·KAB大學生微創業... |
18:03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五周年重點... |
16:05 | 保險金信托降門檻 市場空間有望進... |
16:01 | 特殊資產處置生態圈大會舉辦 聚焦... |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