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又有亞光科技、晶澳科技等公司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3月以來,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公司數量已接近20家,相關公司欲以此留住核心層人員。多數方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遠低于當前股價,激勵力度較大。值得注意的是,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對公司層面和激勵對象個人的績效考核都做了詳細規定。
科技企業占比多
3月5日,晶澳科技發布《2020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為469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股票期權首次行權價格為16.14元/股,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價格為8.07元/股。
Wind數據顯示,3月以來,奧拓電子、晶澳科技、索通發展、激智科技、國聯水產、傲農生物、光庫科技等十余家公司發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對管理層及核心技術人員進行激勵。
多數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遠低于當前股價。以傲農生物為例,公司此次激勵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1120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2.58%。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價格為7.4元/股。截至3月5日收盤,公司股價收報19.18元/股,授予價格僅為目前公司股價的38.58%。
部分公司授予對象占員工總數比例較大。以激智科技為例,公司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94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骨干人員(含子公司,不包括獨立董事、監事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Wind數據顯示,目前公司在職員工645人,本次激勵對象占員工總數的14.57%。
有的公司同時推出了股票期權及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索通發展為例,公司3月4日晚間公告,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1025.41萬份,涉及標的股票種類為人民幣A股普通股股票,約占本計劃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總額的3.04%。其中,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涉及150.51萬份,限制性股票874.9萬份。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3.10元/股,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價格為6.55元/股。
有的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推進速度較快。以志邦家居為例,公司3月5日晚間公告,激勵對象已完成繳款,210名激勵對象完成認購474.90萬股。限制性股票將由無限售流通股變更為有限售流通股,股份來源為公司從二級市場回購的股票。
從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布情況看,科技類、生物醫藥類等創新型企業占比較大。對于這些公司而言,核心管理層和技術人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傅立春表示,科技創新類公司為A股注入新的活力。這類公司的估值為股權激勵提供了很好支撐。
與業績掛鉤
對于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目的,上述公司均表示,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董監高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的積極性,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
在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同時,相關方案均在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以及激勵對象個人的績效考核進行了詳細規定。若個人績效考核達標,激勵對象可按照本激勵計劃規定的比例分批次解除限售;若不達標,公司將按照激勵計劃的規定,取消該激勵對象當期限制性股票計劃解除限售額度,未解除限售部分由公司按授予價格回購注銷。同時,多數方案規定,分年度對公司業績指標進行考核,以達到業績考核目標作為激勵對象當年度解除限售的條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公司表示其業績大幅增長與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有較大關系。以北方華創為例,公司3月4日晚間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58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9億元,同比增長32.34%。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高端集成電路工藝設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多款新產品相繼推向市場,持續獲得行業大客戶采購訂單;精密電子元器件新產品競爭發力,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融資20億元,戰略項目啟動實施;同時,持續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創新實施第二期股票期權及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有效激發了管理層和核心骨干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留住核心人員
對于上市公司近期密集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原因,傅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穩定管理層,特別是核心人員。從當前的估值以及發展前景看,A股公司比較有吸引力。獲得限制性股票的核心人員,如果想兌現收益,首先需要留在公司,并為公司業績增長作出更多努力。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核心層穩定和上市公司發展。上市公司更值錢,股價才會更有吸引力。同時,可以優化股權結構,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實現快速發展。
上市公司股票激勵計劃頻發,疫情也是一個因素。傅立春認為,受疫情影響,不少上市公司經營面臨較大壓力,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層頻繁變動,資金鏈緊張。而限制性股票激勵可以看作是一種變相漲薪,對于穩定核心人員以及生產經營都有較積極的作用。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