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布百億元級融資計劃的房企數量增多,且融資期限基本在5年左右。多數房企融資是為了償還前期貸款。同時,“疫情防控債”成為房企的重要融資手段。
期限較長
多家房企計劃發行百億級別的公司債券,且融資期限較長。
3月18日,榮盛發展發布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預案。本次發行的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120億元(含120億元),可分期發行,發行期限不超過5年(含5年),可以為單一期限品種,也可以是多種期限的混合品種。榮盛發展表示,募集資金擬用于償還公司借款、調整公司債務結構、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或項目投資等用途。
泰禾集團3月4日晚間公告,為拓寬融資渠道、滿足資金需求,公司擬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公司債券,相關議案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本次公司債券期限為不超過5年(含5年)。可以為單一期限品種,也可以為多種期限的混合品種。本次公司債券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償還公司債務、項目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
此外,發行大額中期票據的上市房企不在少數。3月17日,據交易所披露文件,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宗中期票據被交易商協會接受并獲準注冊,金額合計88億元,核準日期為2020年1月21日。其中,29億元中期票據由招商銀行(03968)和浦發銀行聯席主承銷。另外一宗29億元中期票據由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聯席主承銷。30億元中期票據則由中國工商銀行(01398)和中信證券(06030)聯席主承銷。上述3宗中期票據注冊額度自本通知書落款之日起2年內有效,在注冊有效期內可分期發行。
有的房企創新融資方式。以華夏幸福為例,公司3月19日晚間公告,于3月11日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于對中金-華夏幸福德清縣雷甸產業新城PPP項目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支持證券掛牌轉讓無異議的函》。截至3月19日,本專項計劃實際收到認購資金19.1億元,由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專項計劃認購資金進行驗證,認購資金已達到本專項計劃募集規模,專項計劃于2020年3月19日成立。
防控風險
從融資用途看,多數房企融資是為了償還前期貸款。部分上市公司發行了“疫情防控債”。
中原地產指出,上市公司發布“疫情防控債”持續攀升。截至3月10日,債券名稱標注為“疫情防控債”的公司債已發行超過150只,合計募集資金1500億元以上。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疫情防控債”28只,合計募集資金337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多數房企銷售業績壓力較大。房企近期加大了融資力度,長期和短期融資規模均持續增加,融資途徑包括境內外多類融資方式,但成本差異較大。近期融資利率較高,增加了融資成本和運營負擔。但融資規模增加,有利于緩解企業資金鏈壓力,同時可以助力企業擴張。
有的房企通過線上打折活動,銷售情況較好,且前期儲備了較多融資。
中國恒大(03333)2020年1月份發債總量達到461.2億元,其中包括60億美元的境外票據,以及一筆45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疫情期間,公司通過大規模線上銷售及打折促銷活動,2月實現合約銷售447.3億元,同比增長107.8%,銷售面積5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3.8%。截至2月末,中國恒大累計實現合約銷售853億元。
3月19日,中國恒大表示,公司已提前將本息存入下周到期的一筆16億美元的境外公司債還款賬戶,確保如期償還。
政策紓困
多地政府出臺措施,紓解房企可能面臨的困境。調整公積金還款時間、延緩土地出讓金繳納、降低預售標準等,減少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
多個地區通過“降低商品房預售條件,增加商品房預售監管資金撥付節點,并適度降低各撥付節點監管資金留存比例”的方式,加快房企拿到預售款的速度,增加房企項目周轉速度,提高房企資金利用率。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通過降低預售標準,開發商能夠提前進行預售,提高項目周轉率。購房者在售樓處交付的預售款,到真正變為開發商的可用資金,需要通過特定節點進行撥付。增加預售資金撥付節點,可使得后續資金回籠速度加快。降低資金監管比例可以使資金利用效率更高。因為部分資金抵押在銀行,降低監管比例后,房企能夠更加充分利用資金。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