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曉悅
2020年3月25日,保利物業發布2019年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全年業績實現高速增長。公司2019年營收59.67億元,同比提升41.1%。凈利潤5.03億元,同比提升49.7%。歸母凈利潤4.91億元,同比提升49.3%,收入利潤高速成長。面積規模方面,合同面積同比提升37.8%至4.98億方,在管面積同比提升50.6%至2.87億方。
在管面積再增50.6%
自2016年啟動市場拓展戰略以來,保利物業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碼。
截至2019年底,保利物業在管面積達2.87億方,同比提升50.6%。合同面積4.98億方,同比提升37.8%。儲備面積接近在管面積,達到2.11億方。其中,第三方合同面積新增1.05億方,累計占比提升7.2個百分點至57.9%。
保利物業表示,管理規模的高速增長,既源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大股東保利發展控股集團的卓越表現,也來自于保利物業市場開拓力度的不斷加大。
保利物業利用自身獨特的市場拓展渠道優勢,深度整合央企資源及品牌優勢,與多家地方城投平臺、央企國企、中小開發商建立戰略聯盟。與山東菏澤城投、唐山新城投、西安曲文投成立合資公司,加速“央央合作”、“央地合作”落地,拓展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
目前,保利物業已經構建起涵蓋29個省份、170個城市、1010個在管項目、1490個合約項目的全國化布局,擁有橫跨住宅、商業辦公、公共服務于一體的全品類服務體系,為各類業主、客戶提供專業、人文、有價值的服務。
公服、社區增值服務收入貢獻持續攀升
保利物業深入社區場景,緊密圍繞業主在美居服務、社區零售、車場管理服務、社區媒體、社區空間管理等領域的生活需求,打造增值服務品類,全面構建社區增值業務鏈。
數據顯示,2019年保利物業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合計占比35.6%。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占比提升4.7個百分點至19.4%,收入提升85.2%至11.54億元,社區增值服務收入貢獻快速提升。
據悉,2019年是美居業務重點孵化首年,收入已達1.92億元。保利物業通過聯動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資源,整合全屋產品,為業主提供精裝加載、拎包入住服務。2019年,社區零售業務收入已達1.19億元。防疫期間,保利物業做好、做實抗疫工作的同時,迅速培育出新的增值服務,與蔬菜基地合作推出蔬菜進社區、專業消毒等服務,緩解業主及客戶所需,準確把握市場機遇。
緊抓國家“放管服”改革和“鄉村振興”政策機遇,保利物業又進一步從社區走向城市。保利物業公共服務,現已覆蓋高校及教研、城鎮景區、政府辦公樓、公共設施、軌道交通、醫院、產業園等多種業態,具備極強的綜合服務能力。
保利物業公共服務,總體呈現覆蓋區域廣、服務業態全的特征。年度業績公告顯示,公共服務在管面積突破1.4億方。在管公共服務項目已經覆蓋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項目數達到266個。2019年內,公共服務新拓展項目87個,簽約了司法部、遼寧孤山鎮等一大批優質公共服務項目。2019年公共服務業績貢獻比重迅速增長,對基礎物管收入貢獻達12.5%。
疫情下大物業接軌社會治理
疫情給物業行業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給行業價值迭代及形象重塑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面對疫情“大考”,保利物業第一時間響應各級政府工作部署,構建起涵蓋住宅、商寫、公共服務等多業態的立體化防線,充分展示了“大物業”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全域化管理優勢。
疫情之下,業主的消費習慣在發生變化,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模式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市場對優質物管品牌和高品質物管服務的需求在快速上升,社區零售、社區醫療、跑腿代買等新興增值服務產品的潛力加速凸顯,政府在城鎮街道、交通樞紐等應急管理中的治理需求也為公共服務發展提供了機會。
保利物業認為,中國物管行業,正處于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發生深度變革的起點。受益于中國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物管行業規模將持續增長,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升。未來,物業的發展方向將有三個特點,一是科技賦能將加速行業發展模式變革,緊扣業主、客戶需求體驗和情感交互主線,才能讓科技真正成為鏈接社區的橋梁。二是增值服務將加快產業鏈延伸、引領產業服務擴容。經歷多年探索,社區增值服務已經告別簡單的流量入口模式,呈現垂直化、專業化發展趨勢。三是物業服務將加速從社區走向社會和城市,逐步納入社會綜合治理體系,物管服務有望成為城市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 白寶玉)
11:01 | 宏創控股擬635億元收購宏拓實業 打... |
10:58 | “愛股票APP”等賬號,關閉! |
10:39 | 畢馬威中國長三角高端裝備新質領袖... |
10:39 | 東風汽車與華為戰略牽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 |
09:05 | 中金所:豐富產品業務體系 推動中... |
09:05 | 全國首家金融業聯合人民調解組織在... |
09:04 | 飛龍股份:液冷服務器項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擊年度股東大會:穿越發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圖鑒:民俗游點燃消費熱... |
23:32 | 多地市內免稅店接連落地 入境消費... |
23:32 | “小接口”大生態 國產手機巨頭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