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有著“中國最賺錢高鐵”之稱的京滬高鐵或打破A股IPO最快過會記錄。11月8日,證監會發審委公告顯示,京滬高鐵將于11月14日上會。這意味著,從10月22日正式遞交IPO申請到上會,京滬高鐵僅用時23天,或打破此前工業富聯最快36天過會紀錄。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京滬高鐵上市已經準備了很長的時間,應該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作為中國高鐵最優質資產,京滬高鐵的上市,將為鐵路資產證券化提供一個樣本,同時也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手段。
中國高鐵優質資產
“京滬高鐵2008年開工建設,實際上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已經籌備,從籌備到正式開工建設整整準備了18年,可以說,京滬高鐵是中國高鐵線路中準備最充分的一條。”上述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此前在中國中車采訪了解到,作為中國發展高鐵的戰略構想,早在1990年12月,原鐵道部就完成《京滬高速鐵路線路方案構想報告》;1992年5月,鐵道科學研究院提交《京滬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1993年,原鐵道部發布《鐵路主要技術政策》,而后,包括中車公司在內的鐵路技術公司紛紛行動起來,掀起了一股動車組研發小高潮。1994年12月,國務院批準開展京滬高速鐵路預可行性研究。
直到2008年,京滬高鐵全線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車,正線長1318千米,成為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
京滬高鐵在招股說明書中指出,作為國家戰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組成部分,京滬高鐵的開通運營,對于完善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從根本上緩解京滬間旅客運輸緊張局面,加快“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及沿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改善沿線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自開通運營以來,京滬高鐵為旅客提供了全天候、高安全性、高正點率的高鐵運輸服務,北京至上海全程最短運行時間目前已經縮短到4.5小時以內。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滬高鐵全線累計開行列車99.19萬列,累計發送旅客10.85億人次。
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京滬高鐵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成為“中國最賺錢高鐵”。據媒體此前報道,開通運營僅3年,京滬高鐵就首次實現了盈利,2014年全年京滬高鐵運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客票收入約300億元,按營業稅口徑計算,有望實現利潤約12億元。
而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京滬高鐵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2.6億元、295.6億元、311.6億元和250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79億元、90億元、102億元和95億元,總體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按2019年1-9月凈利潤95.2億元計算,相當于日賺約3500萬元。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滬高鐵資產總額1870億元,負債總額273億元,資產負債率14.62%。
助力鐵路市場化改革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京滬高鐵上市,很大程度上承擔了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重任。
2013年,原鐵道部被撤銷,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拉開了鐵路市場化改革的大幕。2017年以來,鐵路系統先后實施了鐵路局公司制改革、鐵路總公司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所屬非運輸企業公司制改革、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改革,進一步實現市場化改革。今年6月1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是鐵路系統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法治化市場化經營的重大舉措。
京滬高鐵正是在鐵路系統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上市的。2018年10月,中信建投證券與京滬高鐵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京滬高鐵自此開啟上市之路。2019年2月,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網站刊登了京滬高鐵上市輔導備案表。
原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全面啟動京滬高鐵的上市工作,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積極推進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鐵路企業資本結構優化調整的具體行動。
“鐵路系統要市場化改革,必然要走向資本市場。而在選擇上市標的時,是優中選優的,京滬高鐵是最優質的一條線路。京滬高鐵的上市,能夠促進國鐵集團向現代公司治理體系轉變,可以說邁出了重要一步。”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京滬高鐵上市確實有鐵路系統降杠桿的需求所在,但實際上京滬高鐵本身的現金流和收益已經能夠給大股東國鐵集團提供足夠多的利潤,其上市更大的意義是體現在促進鐵路市場化改革方面。
國企改革專家李錦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曾說道:“對于中國鐵路來說,進行混改的一個特殊背景是其沉重的債務。通過上市引入社會資本,一方面能減少負債,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企業活力,使其更快走向市場,實現公司化治理、市場化經營,這是最為關鍵的。”
(編輯 喬川川)
20:06 | 徐工機械:已組建專項支持團隊參與... |
20:05 | 湘電股份3X50Mvar調相機在國家能源... |
20:05 | 遠大醫藥核藥亮相ASCO及APPLE年會 ... |
20:04 | 首車國家能源集團綠氫進京交付 實... |
20:04 | 明泰鋁業布局新能源電池業務 |
20:04 | “AI+會計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論... |
20:01 | 中科曙光與海光信息宣布戰略重組 |
19:57 | 中聯上市公司價值100榜單發布 上市... |
19:37 | 奕瑞科技擬通過子公司投資不超過18... |
19:37 | 成都三宗宅地10.11億元成交 均為民... |
19:37 | 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滬市公司高強度... |
19:16 | 中科環保收購晉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