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銀監會開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行動,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亂象整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項永久工程。所以,銀監會升級了原來的整治工作,把前前后后各種整治要求,匯總梳理成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襲擊了這個周末。
銀監會在《答記者問》中詳細闡述了這個文件的背景、思路和內容(請大家務必認真閱讀學習),基本上把我們這些市場分析人士的分析工作做完了。我們苦苦琢磨還能為大家寫點什么。
其中,4號文附件2中提出整治的要點包括8大方面,具體22條。
細讀正文,發現這簡直是銀行業亂象的匯總。銀行們去搞這么多亂象,自然是有謀利動機的,很多這些亂象的本質是突破現有監管規定,去賺更多錢。
而銀行突破監管去賺更多錢,這是由銀行業的天然屬性決定的。對此,除了嚴查嚴管,沒有其他捷徑。
為什么要監管銀行業
銀行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凈息差收入,此外還包括一部分直接收費和投資收益。不喜歡銀行的人士把這兩塊收入戲稱為“高利貸”和“亂收費”。
凈息差收入是生息資產、計息負債的利息之差。
為擴大凈息差收入的方法,一是做大業務規模,二是擴大利差。
先說做大規模。放100塊貸款,和放200塊貸款,能賺到的錢當然是后者更多(假設利率相近)。但在銀行股東投入的資本金固定的情況下,要放更多借款,只能依靠更多的負債,這意味著整間銀行的財務杠桿在提高。所以,加杠桿是賺錢的一種方法。
然后是擴大利差。這里先要理解息差的本質,息差包含了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信用風險:銀行發放貸款要承受信用風險,風險卻不能轉嫁給存款人,由銀行自身承擔,因此銀行要獲取相應的風險補償(信用利差),包含在息差里。
流動性風險:銀行貸款的流動性差,而存款流動性好,要隨時應付存款人提現,中間若出現存款人大額提現,銀行不得不折借或變賣資產去應付,為此遭受的損失也不能轉嫁給存款人,流動性風險由銀行自身承擔,因此也要為此獲取補償(流動性利差),也包含在息差里。
所以,擴大利差最直接的方法,是去承擔更多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前者是指貸款投給風險水平更高的客戶,自然能收到更高的利息。后者是指資產與負債的利率期限更加錯配,資產更長(利率更高),負債更短(利率更低),利差也就擴大了。
所以,上述三種方法被歸納為:
加杠桿、降信用、加錯配
永不停息的貓和老鼠游戲
銀行經營,本質是要平衡收益與風險,不能為了賺錢而過度追逐風險。可惜,在欲望驅動下,古今中外,總有那么一些膽特別肥的銀行,為了追逐盈利而過度擁抱風險,最后倒閉。銀行倒閉涉及廣大存款人利益,跟街邊餐館倒閉可不是一回事。所以,才有了銀行監管。
監管的根本目標,是遏制住銀行為了逐利而過度擁有風險,確保穩健經營。所以才有了資本充足率、不良資產率、流動性匹配等方面的種種監管指標,要求銀行不得突破,從而遏制銀行們的加杠桿、降信用、加錯配等行為。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總有那么些銀行,通過種種手段,美化監管指標。這些手段,都已列在4號文之中。
監管層與銀行之間貓和老鼠的游戲,可能永不停息,很難有大功告成的那一天。上文已陳述,銀行業務天然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它們肯定有動機去擴大盈利,而方法便是擁抱更多風險。要想阻止它們這么做,內在的只能不斷提高銀行人員們的責任感,外在的則只能依靠監管干部們永不懈怠的嚴查嚴管。
23:54 | 威高血凈開啟資本市場新征程 募資... |
23:54 | 展鵬科技加速推進雙主業融合 公司... |
23:54 | 直擊貴州茅臺股東大會:以更韌性生... |
23:54 | 華納藥廠:闖出“高端化+全球化”... |
23:54 | 電池能量密度“競賽”日趨白熱化 |
23:54 | AI眼鏡市場“蓄勢待發” 相關產業... |
23:54 | 新能源巨頭加碼布局 電動重卡發展... |
23:54 | 國產操作系統迎突破 華為正式發布... |
23:54 | 抓住歷史機遇期建好鴻蒙新生態 |
23:54 | 商業銀行多措并舉 助力外貿企業穩... |
23:54 | 滬金主力合約多頭連續4個交易日減... |
23:54 | 信貸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銀行筑牢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