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三板市場當前窘況,證券時報此前曾刊發《新三板做市普遍虧損券商密集撤出做市業務》的報道。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再度統計發現,當前88家身兼做市商身份的券商,初始成交金額為122億元的做市庫存股有近六成被套,目前總市值已縮水為86億元,這些做市庫存股因“有價無市”的行情很難退出。
88家券商庫存股
從122億縮水至86億
6月29日,東方證券退出了為新三板掛牌券商聯訊證券的做市報價服務。此前,聯訊證券以擔任56家新三板公司做市商而成為新三板市場最受券商追捧的做市標的。
2015年,東方證券以1.46元左右的價格購入4600萬股聯訊證券,成為該股做市商一員。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東方證券所持有的聯訊證券股票已在7月初被清零。后者近期的成交價(前復權,下同)在1.76元/股左右,若以近期股價賣掉,溢價率為27.1%。
即便以溢價27.1%的價格處理所持聯訊證券股份,這對東方證券也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對此,一家券商做市商業務部總經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算上市場融資成本、人工成本和持倉成本,一只做市股票3年要溢價30%以上才能維持不虧損。
券商在新三板大量折戟已是不爭的事實。證券時報記者通過Choice數據查詢,截至7月5日,仍有88家做市商持有2677只個股(未剔除重復標的,下同)的新三板股票,初始成交金額合計122億元,目前市值已經縮水至86億元。
庫存股最多的做市商是中泰證券,最新數據為持有132只新三板股票,申萬宏源的做市庫存股有113只,興業證券擔任做市商的股票還有99只。
初始做市投入最多的券商為東方證券、中泰證券和廣發證券。按當下庫存股的初始投入金額計算,中泰證券為8.96億元,東方證券為8.8億元,廣發證券為7.63億元。
大部分做市商
處于虧損狀態
以做市商當前持有的庫存股成交均價計算,大部分做市商都處于虧損狀態。
以做市商最初獲取做市標的的成交價與7月4日的收盤價相比,1559只個股目前的收盤價低于當初做市的成交價。也就是說,目前,近六成做市標的讓參與做市的券商處于賬面浮虧狀態。除了上述收盤價低于成交價的個股,另有448只個股做市后漲幅不足30%。
1559只讓做市商賬面浮虧的標的中,有65只虧損幅度在90%以上。其中,基美影業、天泉鑫膜和順達智能等多只標的股價下跌幅度超過了97%,對此,有券商人士表示,參與這些個股的做市商用“血本無歸”來形容毫不為過。
不過,從成交價與收盤價的差價來看,也有一些做市股票處于溢價狀態。除了市場公認的基本面較好的個股諸如麥克韋爾流動性和成交額尚好,更多股票只能用“有價無市”來形容。
做市后股價漲幅達353%的金華機械6月份成交額為32萬,平均每天成交額在1萬左右。即便這個成交量,在新三板個股中已屬較好表現。漲幅為214%的凱基生物6月份僅有一筆1.12萬元成交。更多個股根本就沒有成交量。
退出仍然艱難
從新三板的現狀看,做市商退出是大趨勢,但要全身而退仍十分艱難。
東方證券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將加強對存量做市股票的投后管理,進一步優化股票投資組合。截至2017年末,東方證券為84家新三板企業提供做市服務,做市業務余額33.64億元。目前,東方證券的庫存股還有50只,其中35只個股目前的股價低于當時的成交價,這部分股票的成交價為5.25億。其中,虧損過半的有18只個股。
近期,有券商做市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做市商一般可選擇掛牌企業股東回購、第三方承接以及以競價交易方式慢慢出售股票來處理所持做市股票。但企業其他股東有沒有回購能力,愿不愿意回購,以及新三板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紛紛出走等因素,都是做市商“清盤”的障礙。
根據股轉系統相關規定,券商參與掛牌企業的做市,必須持有該企業一定數量的股票。具體要求為:掛牌時采取做市轉讓方式的股票,初始做市商應當取得合計不低于掛牌公司總股本5%或100萬股(以孰低為準),且每家做市商需要有不低于10萬股的做市庫存股票。
有券商人士透露,新三板當初在設計做市交易規則時,其實已有券商考慮到了做市標的庫存籌碼的去留問題,彼時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為激發做市商做市的積極性,最好要求掛牌企業承諾在必要時必須履行贖回做市籌碼的義務,且贖回價格不得低于做市商獲取做市籌碼的成本價。然而,該方案最終未能獲得監管部門和股轉系統的許可,如今做市庫存股的脫手更是擺在做市商面前的一道難題。
11:52 | 共議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業成為支柱... |
11:49 | 融合化、轉型化、市場化——2025年... |
11:44 | 即時配送行業迎變局 順豐同城獲市... |
11:44 | 北信源亮相第十屆軍博會 |
11:44 | 太力科技登陸創業板 |
11:30 |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報告(2025... |
10:56 |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最新發聲! |
10:52 | 周大福珠寶上海首家新形象店開幕 |
10:46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促進... |
10:41 | 借助政策支持和金融創新等多元手段... |
10:35 | 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 |
10:31 | 北京、上海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