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動作迅速!滬倫通首單華泰證券GDR與A股跨境轉換從打開轉換時間窗口,到真正實現雙向轉換,僅僅用了4個交易日。
10月25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存托行了解到,華泰證券GDR兌回限制期于10月17日屆滿,并于18日開始GDR和A股的跨境相互轉換。10月23日,有英國投資者委托跨境轉換機構生成GDR,至此,滬倫通GDR首次跨轉生成標志著通過跨境轉換機制真正實現了兩地市場的雙向轉換。業內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跨境轉換機制的作用在于增加存托憑證市場和基礎股票市場的聯動,提高兩地市場的價格發現效率,使得存托憑證與基礎股票的價格保持在接近的水平上,不會出現大的折價或溢價。
10月25日晚間,華泰證券披露,截至10月24日(倫敦時間)倫敦證券交易所收盤,該公司GDR存續數量為39871540份,不足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發行數量的50%。此外,該公司GDR數量可能因GDR兌回進一步減少。同時,GDR兌回將導致存托人Citibank,N.A.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的A股股票數量根據GDR注銷指令相應減少并進入境內市場流通交易。華泰證券同時提醒,境外GDR交易價格與境內基礎A股股票交易價格不同。依據滬倫通規則,華泰證券GDR于倫敦時間10月17日結束兌回限制期,10月18日開啟跨境轉換。10月21日,GDR兌回的A股進入境內市場流通交易。該日,華泰證券成交大幅放量至47.4億元,受行業整體表現不佳拖累,華泰證券A股當日收盤下跌5.7%。隨后2日,華泰證券A股反彈領漲券商板塊,倫敦市場GDR價格也跟隨A股價格同步上漲,成交活躍。GDR與A股之間的價差已連續多日收窄至2%以內,二級市場套利空間已基本不存在,每日兌回規模已快速收縮,并于23日實現生成GDR。
記者了解到,滬倫通GDR設置限制GDR兌回期限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市場充分理解和消化GDR兌回對于A股市場的影響,既可以在境內可保護A股投資者和發行人的現有股東,使其有時間熟悉GDR跨境轉換機制,做好預期管理,又可以在境外可允許GDR在英國市場充分換手成交,確保形成一個公允且普遍為英國投資者接受的GDR價格,縮小GDR與A股之間的價差;另一方面,限制兌回期限不宜過長。過長的限制兌回期將顯著增加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導致折現率和風險溢價率大幅提高,引起GDR發行價格大幅下折,有可能造成發行失敗。從實際效果看,當前120天的鎖定期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
記者從存托行獲悉,華泰證券GDR在倫交所上市后交易活躍。在市場流動性上,根據倫交所統計,華泰證券GDR自上市以來,在所有亞洲企業于倫交所發行的證券(包括股票、債券及GDR等)中的累計成交額排名第二,僅次于韓國三星,已成為倫交所交易最為活躍的亞洲證券之一。在倫交所全部GDR日均成交排名中,華泰證券GDR排名第四,這反映華泰證券GDR取得歐洲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具備優秀的流動性。同時,華泰證券GDR的活躍交易也吸引多家英國券商參與GDR做市并申請成為GDR跨境轉換機構,這為后續中國上市公司發行GDR開創了更有利的市場環境。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華泰GDR的成交量很大,顯示出中國企業在倫敦交易所受歡迎的程度很高,在國際上會形成非常正面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外資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以及中國上市公司的關注,下一步,滬倫通擴圍應該是取決于華泰證券GDR的表現,以及積累的成功經驗。
業內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境外上市主要選擇我國香港或美國上市,且以股票為主要類型。企業多地上市通常選擇以H股做基礎證券在美國市場發行存托憑證。滬倫通能夠探索一個新的互聯互通模式來實現跨時區證券市場的合作,希望通過這一合作進一步擴大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提高境內市場的深度和國際化水平。
據專家觀察,滬倫通的方案設計審慎考慮了新模式對市場及外匯資金流動的影響。為有效防范資金大進大出和境內外市場估值不一致帶來的風險,遵循有序推進、穩妥起步的原則,采用了規范發行價格、設置兌回鎖定期并在外匯額度的范圍內開展業務。整體而言,滬倫通方案充分考慮了當前我國金融環境和資本市場特點,在已有法律法規基礎上形成了具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確保不出現系統性風險,整體風險可控。
23:34 | 政策、市場、資本、人才四輪驅動 ... |
23:34 | 加大研發投入 新華醫療微創腔鏡產... |
23:34 | 德昌股份錨定主業擴產 擬定增募資... |
23:34 | 變革舉措釋放積極效應 山東鋼鐵預... |
23:34 | 海外業務突破性增長 大金重工上半... |
23:34 | 我樂家居中期凈利潤同比最高預增11... |
23:34 | 房地產代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頭部企... |
23:34 | A股回購熱度不減 多行業上市公司積... |
23:34 | 數據要素產業加速跑上市公司布局忙 |
23:34 | 杭叉集團子公司擬收購國自機器人99... |
23:34 | 離境退稅體驗升級“中國購”升溫 ... |
23:34 | 央企整合新進展 兵工集團董事長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