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2022年,中國誠通控股新時代證券,并為其更名為誠通證券,這一更名預示著誠通證券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兩年間,誠通證券踐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服務國有資本運營的戰略使命,向著“打造具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特色的一流券商”目標穩步前行。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與誠通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威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公司兩年來的發展與未來規劃。
實現蛻變
鍛造差異化競爭力
從被托管的證券公司,到并入中國誠通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控股的券商,誠通證券用兩年的奮斗實現了蛻變。在經營業績方面的表現尤為明顯,2023年度誠通證券實現合并口徑營業收入17.45億元,同比增長12.17%;利潤總額5.78億元,同比增長46.83%?;仡櫷懽冎罚瑥埻f:“并入中國誠通兩年來,誠通證券服務國資央企核心能力已初步形成,管理水平顯著提升,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在談及公司的經營成果時,張威首先強調了黨建引領的重要性。他表示,公司把提高政治領導能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作為黨委中心工作來謀劃和推動,通過推動將黨的領導寫進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公司黨委等措施,確保黨的領導在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的各領域、全過程得到貫徹落實。
對于誠通證券的戰略目標,張威分享,公司正努力打造具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特色的一流投資銀行,助力建設更高質量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將從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資央企、堅守合規風控底線、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大方面入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在新“國九條”的指引下,誠通證券聚焦強化發揮功能性,張威介紹,誠通證券于2023年制定發布了“2023年至2025年戰略發展規劃”,在集團“4+1”發展戰略中找準自身定位,充分發揮服務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改革工具箱”的功能作用,明確了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服務國有資本運營戰略的定位。兩年以來的工作表明,公司服務國資央企的能力已初步形成。
利用自身資源服務國家戰略、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為各家券商當下關注的焦點。張威表示,誠通證券正積極打造服務國資央企特色投行品牌。一方面,誠通證券積極主動貼近和對接國資央企,充分發揮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專業優勢,先后調研了近60家央國企,主題涵蓋“新質生產力培育”“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等。另一方面,積極對接服務國資央企及集團關聯企業,公司托管資產規模顯著提升。
作為中小券商,如何擺脫同質化競爭,鍛造自身優勢成為“必答題”。張威表示,公司自并入中國誠通以來,聚焦差異化競爭策略。經紀業務緊密圍繞集團戰略,深耕國企央企服務領域。證券投資業務領域,公司探索國資央企債券自主做市業務,填補了市場空白。資產管理與研究部門亦積極響應,將國資央企業務作為布局重點,通過資管產品精準投資于國資央企債券。
治理強化
全面加強合規文化建設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在并入中國誠通后的關鍵兩年,誠通證券不僅實現了治理體系的全面升級,更在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上取得了成效。
兩年間,結合行業監管、國資管理的要求和業務開展實際,誠通證券不斷健全內部制度體系。張威表示,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公司進一步加強合規管理及經營風險的日常管控,密切關注監管動態、分析業務風險、保障業務發展,結合證券行業對合規文化的建設要求,全面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同時,公司對標國資央企合規管理要求,全面提升合規管理能力,確保各項業務在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框架下規范化運作。
在對話中,張威介紹,并入集團后,誠通證券黨委深刻認識到,國企券商不能利潤至上,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忠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這樣才能推動公司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入列集團前,誠通證券的總體員工流失率高企,且經歷多年接托管,骨干員工流失嚴重,業務亟待振興,文化建設亟需提高政治站位。”張威表示,要完成這種“脫胎換骨”的轉變,就必須在黨建引領的前提下,通過文化重塑為公司注入國企基因,并建立一套極具特色的做法。誠通證券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和薪酬體系,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重構市場競爭機制,激發干部職工的內生動力。
如今,誠通證券正以嶄新的面貌,踐行出“勇挑千斤擔、敢啃硬骨頭”的誠通精神。當然,誠通證券的蛻變之路沒有止步。作為國企券商,誠通證券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并持續做好投資者教育及服務工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11:50 | 陸文穎獲批出任匯豐保險經紀總經理 |
11:50 | 太平人壽推出專屬普惠保險新產品 |
11:49 | 北京九五智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 |
11:49 | 上海米哈游原初??萍加邢薰境闪?/a> |
11:48 | 合肥因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 |
11:47 | 杭州深度原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生... |
10:50 | 富佳股份“一體兩翼”戰略 推進海... |
10:49 | 螢石網絡加速構建“AI+物聯云”雙... |
10:22 |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中... |
10:18 | 搜狐2025年第一季度總收入1.36億美... |
09:38 | 同德化工股東大會直面上市首虧挑戰... |
09:29 | LPR下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