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從智慧交通到數字醫療,從低空經濟到量子科技,在技術、項目、資本共振下,我國多地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勾勒出一幅“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壯闊圖景。
去年底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啟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
公眾號“新材料行業研報”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國已形成國家級產業集群555個。其中,先進制造業集群8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66個,創新型產業集群109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00個。
如何激發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潛力,將規模優勢轉化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勁勢能,已成為當下各方的“必答題”。筆者認為,各方可以“鏈式創新”破局,通過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三鏈融合”,打通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任督二脈”。
其一,跨越“數字鴻溝”,構建協同網絡。
目前,我國多個產業集群發展成效顯現,而業內調研數據顯示,約40%的產業集群仍深陷“要素扎堆難成鏈、企業扎堆難協同”的發展困境。部分產業集群中,“鏈主”的企業定位不清,信息共享平臺也較為缺乏。部分新興領域的核心中小企業仍未能融入創新網絡。
在這一背景下,產業集群需要將自身優勢轉化為創新協同勢能。各地可結合當地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數智鏈主”企業,擴容創新網絡,搭建開源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研發數據跨企業流動,從而縮短企業創新周期,形成可復制的產業集群協同樣本。
其二,破解“轉化斷層”,補齊產業鏈短板。
筆者在對多地的走訪中發現,部分產業集群中,創新成果與產業需求存在“轉化斷層”,高端研發人才占比不足,且存在“引不來、留不住”現象,折射出產學研協同機制的深層梗阻。
對此,各地產業集群應盡快補齊產業鏈短板,以聯合創新提升關鍵領域技術自主率,并結合各地特點,構建“概念驗證—中試—產業化孵化”體系,優化人才機制,加速實現跨區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其三,加快“鏈式”升級,打造“創新矩陣”。
當前,我國多地產業集群正處于價值鏈升級過程中,需要邁過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等多重“坎”。筆者建議,各地可構建共生集群,以鏈主帶動全鏈,實現“鏈式”優化升級,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鼓勵集群內企業開展差異化競爭,形成特色品牌、規模效應以及更為強勁的全球競爭力;以創新支持政策激發產業集群的內生發展動力,進而實現價值鏈的躍遷。
在“由量向質”突圍的關鍵階段,只有構建“鏈式創新”生態系統,讓產業集群升級為“創新矩陣”,方能促使其釋放出更強勁的集群協同效應,進而帶動我國產業攀升至全球價值鏈高端,從“制造大國”邁向“智造強國”。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09:53 | 直擊重慶啤酒業績說明會:一季度高... |
09:50 | 建設銀行承銷首批科技創新債券 |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